在新材料技术与汽车智能化深度融合下,智能调光玻璃正凭借功能集成化与体验智能化的特点,实现从传统功能材料向核心交互载体的跨越。作为其关键技术组成部分,ITO(氧化铟锡)依托“高透明性+高导电性”的独特性能,成为实现智能调光功能的核心基础材料——它以透明导电层的形式,在天幕玻璃结构中构建起“电控信号与功能层”之间的桥梁,既保障了天幕所需的高通透视觉(可见光透过率通常达85%-95%),又能高效传导电流以驱动功能层状态切换。正是这一关键技术,使智能天幕突破传统玻璃“功能单一、不可调节”的局限,为后续性能迭代与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智能调光玻璃已发展出多维度性能矩阵:不仅涵盖隔热(红外线阻隔率≥85%)、隔音(降噪系数达35dB)和动态透光(透光率可实现5%-80%调节)等核心功能,还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拓展出紫外线防护(UV阻隔率>99%)与能耗管理(综合节能效率提升40%)等附加价值。据亚洲新能源汽车网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市场在售车型搭载智能光感天幕的汽车占比已突破5%,预计2026年将进一步提升至12%,其在汽车科技领域的战略地位正持续凸显。
这一发展趋势在汽车产业中尤为明显。随着智能座舱成为车企竞争的主战场,全景天幕玻璃正迅速由设计选配转变为标配组件。2024年,新能源汽车全景天幕渗透率已达14.4%,同比提升7.7个百分点;其标配装配率也增至28.6%,增幅达11.6个百分点。面对天幕区域高达800W/㎡的太阳热辐射,搭载ITO导电层的智能调光玻璃凭借光谱选择性调控技术,可实现座舱降温8–12°C,精准满足了用户对“开阔视野”和“隔热舒适”的双重需求,也直接推动了其在天幕方案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据S&P Global Mobility预测,2024年智能调光玻璃在配备全景天幕的车型中的应用比例将突破25%,头部材料供应商订单能见度已延伸至2026年。可见,ITO技术不仅是天幕性能升级的“技术基座”,更是推动其市场普及与用户认可的关键力量。
智能天幕的快速普及与ITO技术的成熟紧密相关,这一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ITO供应格局的逐渐清晰——目前全球市场中国际头部企业仍占据一定份额,但国内供应商凭借技术突破与规模产能优势已强势崛起。例如,日久光电等企业的ITO导电膜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接下来,我们将针对国内外天幕用ITO核心供应商展开盘点(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前后)。
日东电工 Nitto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Nitto Denko Corporation)创立于1918年,总部设在日本大阪府茨木市,是一家以高分子合成技术为核心、业务横跨电子材料、光学薄膜、汽车部件、医疗产品、工业胶带等多领域的全球化材料企业。公司在24个国家拥有百余家子公司,全球员工约2.2万人,1985年起在中国设立多家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目前已在深圳、上海、苏州、天津、厦门等地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
-主营业务:日东电工的主营业务可归纳为五大板块:光电功能材料(偏光片、透明导电膜等)、工业胶带及胶粘制品、汽车内外饰与功能部件、半导体过程材料、医疗与健康产品。其中,透明导电膜(ITO 膜)被广泛应用于触摸屏、平板显示、电子标签等场景,并通过高透过率、低电阻、耐弯折等技术优势成为车载显示产业链的重要材料。
-产品应用表现:日东电工在全景天幕透明导电膜领域表现突出。其凭借独特溅射沉积技术,让ITO薄膜与聚酯粘合体间粘合力超强。产品“ELECRYSTA”集成专有涂层和层压技术,达成高透明度与低电阻值,高温下也能维持良好物理化学特性、尺寸稳定且耐用,加工性适宜蚀刻 。市场层面,2022年日东电工ITO导电膜全球市占率约37%,曾长期位居首位。
尾池工业
尾池工业株式会社(英文:OIKE & Co., Ltd.)总部位于日本京都,成立于1947年,创业于 1878 年迄今已有70余年历史。公司专注于塑料薄膜的表面加工及二次加工,拥有从真空蒸镀、精密涂布到功能层叠的核心技术,在日本国内及海外均设有生产基地与销售网络,员工约650名。
-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围绕“功能性薄膜”展开,涵盖四大板块:包装材料用高阻隔蒸镀膜、显示与电子材料用透明导电膜(如ITO膜)、金属装饰转印箔以及工业用特殊涂层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软包装、液晶与触控屏电极、汽车内外饰件、家电面板、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具备小批量多品种、高精度定制化服务能力。
-产品应用表现:是日本最早引进真空蒸镀技术并投入到ITO膜加工的企业之一。其在1985年开发的透明导电性薄膜“TETOLIGHT TCF”,曾在世界上获得第二大市场份额,目前在汽车导航领域保有市场份额第一位。该产品基于客户和市场需求设定理念,可按照触摸屏制造厂、设备制造厂等客户要求进行加工。尾池工业凭借多年积累的自有技术,能够独立完成从材料选择到层压加工的全部过程,其优势在于能够利用独特的干式涂布和湿式涂布技术,为透明导电膜提供包括硬涂层、光学调整层等在内的多层加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行业发展初期,尾池工业与日东电工等企业一同占据着ITO导电膜市场的主要份额,覆盖高端市场。不过,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突破与生产工艺的成熟,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多元化。
日久光电
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12日,总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并于2020年10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3015)。公司是国内柔性光学导电材料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专注于触控显示应用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功能性薄膜的研发与加工服务。
-主营业务:日久光电的核心技术包括湿法精密涂布、精密贴合和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具备复杂光学膜系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公司主要产品为ITO导电膜,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是制备触摸屏、显示器等器件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车载显示、工业控制、办公、教育等领域。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OCA光学胶、光学膜、调光膜等产品线,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
-产品应用表现:公司是全技术路线的调光材料方案商,在调光材料领域已完成 PDLC、SPD、EC 及 LC 四大技术平台建设,其以 EC 技术路线为主导的产品,可实现座舱降温 8-12℃、透光度 5%-80% 可调及减少眩目等功能,有效降低行车安全隐患。据相关资料显示,日久光电调光导电膜在车载天幕市场占有率为 25%,且其 ITO 导电膜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 52%。日久光电是电致变色玻璃的关键材料供应商,小米天幕的核心部件就由其供货,此外,其产品还已应用于蔚来、比亚迪等众多车企的车型上。
万顺新材
汕头万顺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57)成立于1998年,注册地位于广东省汕头保税区,2010年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自设立以来持续聚焦新材料产业,现已发展为集“铝加工、纸包装材料、功能性薄膜”三大业务板块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拥有十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生产基地分布于广东、江苏、河南等地,并在香港设立国际贸易平台,形成覆盖海内外的产销网络
-主营业务:万顺新材重点布局三大方向:一是高精度铝箔及铝板带加工,产品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软包、食品药品包装、电子电容器等领域;二是环保纸包装材料,以烟包、食品卡纸、液体包装纸为核心,服务烟草、食品饮料等行业;三是功能性薄膜,涵盖ITO导电膜、PET复合铜箔、高阻隔膜、AR抗反射膜、调光膜等,应用于触控显示、光伏、汽车玻璃、节能建筑及高端消费电子,并已进入宁德时代、华为等头部客户供应链。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9亿元,同比增长22.52%,其中功能性薄膜业务凭借PET铜箔、AR膜等新品快速放量,正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产品应用表现:万顺新材的调光导电膜产品已供应下游调光玻璃生产企业,应用于汽车调光天幕,且高端车衣膜产品也有应用案例。据市场推测,其可能参与问界 M9 的相关供应链,为智能隐私车窗技术提供导电膜或调光膜等核心部件。
兴业应材
珠海兴业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兴业应材”)2010年设立,专注于光学薄膜材料,现有1万㎡生产车间、4000㎡洁净车间,配备2条卷对卷ITO薄膜生产线、2条湿法精密涂布线及配套覆膜分切线,年产3.6万㎡调光玻璃深加工能力,幅宽2400 mm的Roll-to-Roll ITO线为亚洲最宽之一。公司在国内最早实现从ITO基材、液晶聚合物到卷对卷全线整合,也是唯一可同时提供ITO镀膜—湿法涂布—调光膜—调光玻璃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厂商。
-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围绕“功能性薄膜”展开,核心产品包括:
1. ITO透明导电膜:作为触控、调光、光伏等器件的关键电极材料;
2. 智能液晶调光膜/玻璃:通电透明、断电雾化,可切换隐私与投影显示,支持声控、遥控、远程网络等多种控制方式;
3. 调光投影显示系统与激光影院:100–200英寸背投调光玻璃屏幕,具有高对比度、180°视角、零频闪等特点,为建筑橱窗、展览展示、文化演出等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产品应用表现:兴业新材料于 2010 年进入光学薄膜材料领域,拥有 2 条先进的卷对卷 ITO 薄膜生产线、2 条湿法精密涂布生产线等。公司是具备 “ITO 镀膜-精密湿法涂布生产调光膜-配套调光玻璃” 强大整合能力的服务生产商。
在技术方面,兴业新材料自主研发的《一种变色薄膜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可折叠调光薄膜》两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一种变色薄膜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可显著提升变色薄膜与玻璃的附着力及贴合柔性,能够完美适配平面、曲面乃至异形玻璃,为新能源汽车天幕等多样化场景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立光电子
安徽立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注册资本4630万元,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经济开发区,占地约140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为核心,建有南北两大厂区,拥有宽幅2400mm的卷对卷ITO薄膜生产线、湿法涂布线及切磨抛加工线,具备从玻璃基板到导电膜成品的全流程制造能力。
-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光学导电材料,核心产品包括: ITO透明导电玻璃:涵盖TN、STN、OLED等多种规格,用于液晶显示、触控屏、电子标签等; ITO导电薄膜:年产200万平方米,可弯曲、低电阻,适用于柔性触控、车载显示; 彩晶玻璃、装饰玻璃:提供色彩、图案、纹理定制,服务家电面板、智能家居外观件。
-产品应用表现:截至目前,公司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领域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57 项,其中发明专利 16 项,实用新型专利 36 项,外观设计专利 5 项。公司还掌握了 0.10mm-0.25mm 超薄玻璃基板的镀膜工艺这一业内难点,工艺水平行业领先。公司以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为核心,主要产品包括 ITO 导电玻璃、MOI 导电膜等,产品应用于手机、车载、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客户涵盖骏成科技、合力泰、秋田微、信利半导体、京东方精电等业内知名企业。2019-2022 年连续 4 年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二。
苏州尚阳
苏州尚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szsunytech.com)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东旺路璨坤智能产业园,是一家以导电玻璃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团队均来自大型玻璃企业,平均从业经验超过20年,自建3000 m²洁净厂房,配备数控切割、激光刻蚀、磁控溅射等完整工艺链,可实现单片到卷对卷的全系列导电玻璃制造。
-主营业务:公司聚焦“导电玻璃与薄膜”细分赛道,已形成ITO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柔性ITO/PEN导电膜、镀钼玻璃、石英玻璃及实验室刻蚀设备六大产品系列。
-产品应用表现:产品厚度0.7–2.2 mm、方阻3–100 Ω、透过率≥83%,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尺寸、电极图案与封装方式,现货常备、小批量三天交付。其导电玻璃已批量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器件、OPV有机光伏、染料敏化电池、高校教学实验及智能调光玻璃等场景,服务客户涵盖清华大学、中科院、隆基、信义光能等科研与产业机构。公司坚持“源头工厂+快速定制”模式,年产能导电玻璃50万片、柔性导电膜20万m²,出口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嵩阳光电
焦作嵩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册资本1.725亿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腾云路455号,占地约60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建有净化厂房、工程技术中心及4条卷对卷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具备从柔性基材到导电膜成品的全流程制造能力,现有员工50余人,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为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磁防护材料分会会员单位。
-主营业务:主营业务聚焦“柔性光电功能薄膜”领域,核心产品包括:ITO透明导电膜、ITO覆铜膜、超低阻ITO膜、网格电磁屏蔽膜、导电雾膜/黑膜等。
-产品应用表现:公司采用独有的 PVD 金属镀膜工艺,可在各种 ITO 导电膜表面以及 Hard - Coat PET 表面沉积连续、均匀的金属导电膜层,金属薄膜与原界面结合力好,能大幅提高后序制程的良品率。其生产的 ITO 导电膜方阻可低至 0.5Ω・□以下,还可生产 10Ω 的 ITO 导电膜,适合低面阻值的大尺寸触摸屏。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黑膜层设计使车载屏与内饰融为一体,减少了对驾驶者的光学干扰,且车载膜材产品通过了在 85 摄氏度和 85% 湿度下高达 1000 小时以上的带电测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车载调光导电膜领域,公司开发的调光导电膜系列产品覆盖了 PDLC、SPD 和 EC 三种应用技术路线,目前在售的产品以 EC 为主,应用于汽车天幕、侧窗、后视镜等场景。
易晖光电
惠州易晖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总部位于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惠南科技产业园,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薄膜光伏产业联盟副主席单位及中国触控协会会员。公司坚持“全栈自研”路线,拥有叠层无序纳米银网(MDSN®)核心专利40余项(含4项PCT),累计研发投入逾4亿元,2018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主营业务:聚焦“透明导电材料+触控显示集成”两条产品线:一是MDSN®透明导电膜/玻璃,具备低方阻(<20 Ω/□)、低雾度(<2 %)、无莫瑞干涉、耐弯折等优势,可兼容GG/GFF/G1F等多种触控结构;二是以MDSN®为基础的中大尺寸电容触控模组、智慧车载显示组件及芯片直显“车载星空膜”等终端方案。
-产品应用表现:其实易晖光电并非传统ITO供应商,但其创新的叠层无序纳米银网(MDSN®)透明导电膜,已成为天幕领域的重要解决方案。其MDSN®透明导电膜产品宣称具备高透光(可见光透过率89%)、高红外阻隔(91.2%)与极高紫外线阻隔(99.99%)的特性,并已通过车规级可靠性验证。在汽车天幕场景中,该膜材白天能有效隔热降温,提升节能性与舒适性;夜间则可结合超密间距(2.5mm)的Mini LED芯片,实现流星、星座等动态显示效果。
康得新
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注册地位于江苏省张家港环保新材料产业园,总部位于张家港市晨港路85号,法定代表人为魏济成,现有员工约1616人。公司前身为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曾被誉为“中国预涂膜、光学膜双龙头”,主营高分子复合膜材料,产品涵盖预涂膜、光学膜、装饰膜、汽车窗膜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建筑装饰、汽车等领域。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预涂膜、光学膜、光电新材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建筑等多个领域。
-产品应用表现:目前,康得新仍处于重整与债务处置阶段,管理层正参照康美药业、重庆金科等案例,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光学膜高端产品研发,并计划拓展新能源汽车光学膜、电子显示光学膜等新应用,以图恢复持续经营能力。
未来趋势
随着智能天幕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ITO透明导电膜作为实现调光功能的核心材料,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当前,以日久光电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已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其凭借成熟的磁控溅射工艺、稳定的产品性能和快速响应的供应链能力,不仅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领先,更成功打入多家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天幕供应链,实现了规模化量产交付。
目前ITO导电膜市场因智能天幕的普及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由于产品需满足高透光、低电阻、耐环境老化等严苛要求,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认证门槛,因此头部企业的毛利率普遍维持在较好水平。
未来,产业发展将呈现两大主线:一方面,随着EC、PDLC等技术路线的演进以及对更大尺寸、更复杂曲面天幕的追求,ITO薄膜技术本身将持续迭代,推动产业价值向具有复合膜层设计能力与产能保障的龙头企业集中;另一方面,以易晖光电MDSN®(叠层无序纳米银网)为代表的新型透明导电技术也在崭露头角。这类技术凭借其在柔性、方阻及集成显示功能等方面的潜在优势,为天幕应用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有望与ITO技术形成互补共存的格局,共同推动智能座舱体验的升级。
智能天幕的快速发展正深刻重构车载玻璃与显示产业链生态。为促进材料技术、制造工艺与应用需求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协同创新,“2025深圳国际汽车天幕及车窗显示产业论坛” 将于2025年12月4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亚洲新能源汽车网、智能座舱产业联盟与车载显示技术展组委会联合主办,并携手 “第五届深圳国际车载显示技术展览会” 同期举行。
论坛将聚焦智能天幕调光技术(EC/PDLC/SPD)、透明电极材料、镀膜装备、玻璃深加工、曲面贴合技术以及智慧车窗显示等热点议题,邀请整车企业、天幕 Tier 1、材料厂商、设备供应商及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剖析技术瓶颈、分享创新方案、展望未来趋势。现诚挚邀请行业同仁共聚深圳,对接需求、共创合作,助力中国智能汽车视觉系统迈向新阶段。
*以上信息整理自企业官网及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