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市场观察 > 点开揭晓!华为、Momenta、博世在内的16家智驾Tier1企业列表

点开揭晓!华为、Momenta、博世在内的16家智驾Tier1企业列表

浏览次数:716 发布日期:2025-07-23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从L2向L3/L4级快速演进,智能驾驶系统正经历从"功能叠加"到"系统重构"的深刻变革。2018-2022年间,行业主要聚焦于传感器配置(如激光雷达上车)和单一场景功能开发(如高速NOA),而2023年后,技术竞争已全面转向“全场景贯通能力”和“数据驱动迭代效率”。这一转变直接推动了智能驾驶供应链的重构,传统以ECU分散式架构为主的Tier-1体系,正在被以域控制器为核心的全栈方案供应商所颠覆。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根据佐思汽研最新统计,2024年中国乘用车城区NOA配置率已从去年的23%跃升至60%,其中理想、小鹏等头部品牌的旗舰车型实现交付即开通全国范围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10-20万元主流价位段首次出现35%渗透率的“无图领航”选装包,这标志着高阶智驾正在突破价格天花板。主机厂对SOP节点的定义也从过去的“硬件预埋+OTA逐步开通”转变为“上市即全功能交付”,这种变化将工程化压力全面传导至Tier-1供应商。

面对新的市场要求,头部Tier-1正在三条关键赛道上展开角逐:首先是产能保障能力,以轻舟智航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地平线J6M平台实现单项目月产1万台域控制器的交付目标,并在SOP前6个月完成AEC-Q100车规认证;其次是安全认证体系,Momenta的OBF-CM方案获得TÜV莱茵ASIL-D认证,吉利千里浩瀚方案更将千车故障率(FPMH)控制在0.3以下;最后是数据闭环能力,领先企业如华为、Momenta已建立日均2000万公里的有效数据采集体系,云端算力普遍超过10 EFLOPS(吉利方案达23.5 EFLOPS),支撑4周/次的模型迭代速度。

当前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三大阵营分化:国际巨头中,博世凭借与星途星纪元ES的合作成为首个在中国市场落地城区NOA的国际Tier-1,但其算力平台仍落后于华为ADS 3.0等本土方案;本土头部企业里,Momenta以60.1%的市场份额领跑,服务130款量产车型,轻舟智航则占据NOA市场50.84%的份额;技术特色厂商方面,元戎启行专注VLA端到端模型,卓驭科技则以“成行平台”量产17款车型的业绩证明性价比路线的可行性。这种分化预示着智能驾驶供应链正在进入"量产能力×安全认证×数据规模"的三维竞争新时代。

本次分析将聚焦16家具有代表性的Tier-1企业(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前后)。

Momenta

2016 年成立于北京/苏州,专注“自动驾驶大脑”的 Tier-1 供应商,估值约 40–50 亿美元,投资方涵盖上汽、丰田、奔驰、博世、通用等车企及产业资本。

-主营业务:

量产自动驾驶:Mpilot 系列(L2+ 全域方案,可拆分为高速 H、城区 U、泊车 P 三大子模块)。  

L4 完全无人驾驶:MSD(Robotaxi / 无人化货运)。  

衍生服务:高精地图众包更新、数据闭环工具链、软件授权与联合研发。

-智驾方案特点:

技术路线:一套架构 + 数据驱动飞轮,“量产数据 → L4 算法 → 反哺量产”正向循环。  

算法 5.0:端到端大模型,首创“短期记忆验证 + 长期记忆沉淀”训练框架,将大模型训练成本压缩 10–100 倍。  

硬件弹性:软件包可一键移植至英伟达 Orin、高通 Ride、地平线征程等多平台,支持纯视觉或激光雷达融合配置。  

功能安全:ASIL-D 流程 + 千车故障率 ≤0.5 % 的量产质量基线。

-成就:

在中国城市领航辅助市场装机量 11.4 万辆,市占率约 60 %。15 万级广汽丰田铂智 3X 首搭 Momenta 无图城区方案,打破“高阶即高价”认知。 Mpilot 已获上汽智己、比亚迪腾势/仰望、吉利、红旗、奇瑞、奔驰、本田等 100+ 车型定点;3–6 个月可完成新车适配。与上汽享道合作的 Robotaxi 车队在上海、苏州等地常态化运营,累计测试里程超 1000 万 km。2024 年起为丰田全球车型提供软件算法,并在德国、美国、日本建立本土化交付团队。

华为

1987 年成立,全球 ICT 基础设施与智能终端龙头,2024 年明确提出“全面智能化战略”,不造车,专注用 ICT 技术帮车企造好车。

-主营业务传统三大块——运营商网络(5G/5G-A)、企业数字化、消费者终端(手机/穿戴等);新增车 BU,推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乾崑”

-智驾方案:

1. ADS 1.0  有图城区 NCA(2021 首次上车极狐 αS HI);

2. ADS 2.0  2023 宣布“无图全国都能开”,率先落地问界 M5/M7 ;

3. ADS 3.0  2024 发布,端到端网络 + GOD 感知,支持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贯通;

4. ADS 基础版  纯视觉低成本方案,首搭智界 S7 ;

-成就:

– HI 模式:阿维塔 11/12、极狐 αS HI 等三激光雷达高阶方案  

– 鸿蒙智行(原智选车):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全系,2024 年已覆盖 20 余款车型

-无图城区 NCA 2023 年底实现“全国都能开”,2024 年 8 月 ADS 3.0 上车享界 S9,完成从“技术验证”到“规模落地”跃迁 ;2024 年乾崑智驾搭载车型销量已突破 30 万辆,成为中国市场城区智驾装车量第一品牌。

轻舟智航

2019 年设立于北京+硅谷,核心团队来自 Waymo、Google、Tesla、百度。 是世界前沿的“自动驾驶通用解决方案公司”,已获中关村科学城、中金、美团等数亿元人民币 C / C+ 轮融资,2025 年启动上市计划。

-主营业务:前装量产智驾 Tier-1 业务:高速 / 城区 NOA、行泊一体方案的设计、标定、生产、OTA 全栈交付。  

L4 Robobus 业务:龙舟系列无人驾驶巴士,已在 10+ 城市常态化运营并盈利。  

数据闭环工具链:轻舟矩阵,提供仿真、回灌、标注、训练一体化 SaaS 服务。

-智驾产品:轻舟乘风 5;轻舟乘风 6M;龙舟系列。

-成就:NOA 方案累计上车 >60 万台,2023-2024 国内 NOA 方案市占率 50.84%,排名首位。主机厂客户:理想汽车(L 系列 AD Pro 标配)、广汽集团、奇瑞、上汽大通等。 高速 NOA 千公里接管≤1 次,匝道通过率 99%,城市路口通过率 97%。

百度Apollo

2017 年发布 Apollo 计划;2021 年下半年正式组建“智能汽车事业部”,定位为车企智能化“技术合伙人”。国内唯一同时自研自动驾驶算法、高精地图及云端数据闭环的 Tier-1 供应商。截至 2025 年,L4 车队规模 600 辆,累计公开道路测试里程 >4 000 万公里,Robotaxi(萝卜快跑)已在近 30 座城市常态化运营并开启收费。

-主营业务智驾系统:ANP 系列(ANP2/3/3 Pro/3 MAX)、AVP 自主泊车、行泊一体方案;智舱系统:小度车载 OS、小度语音 SDK、基于文心大模型的座舱大模型 2.0;智图:高精地图(40 万公里高速+城区)、人机共驾地图、百度地图 V20 手车一体版本。

- 智驾方案产品:ANP3 Pro;ANP3 MAX;ANP2;AVP 3.0

-成就:智驾产品已落地 31 个品牌、211 款车型,累计搭载量 >900 万辆;预计 2025-2029 年期间年复合增速 100 %。ANP3 Pro 为业内首批纯视觉城市 NOA 量产方案,2024 年 8 月实现“有百度地图即可开”,覆盖 360 城。首批获得广州、深圳高精地图审图号,高速高精地图已覆盖 40 万公里。 国内首家通过 ASPICE CL3 评估的互联网背景 Tier-1。

小马智行

成立于2016 年 12 月,由前百度美研 T11 科学家彭军(CEO)与楼天城(CTO)共同创立,总部在广州,并在硅谷、北京、上海、深圳、卢森堡设有研发中心。2024 年 11 月 27 日登陆纳斯达克(NASDAQ: PONY)。全球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供应商,以“虚拟司机™”为核心技术基座,提供 Robotaxi、Robotruck 及乘用车高阶智驾方案。

-主营业务Robotruck 自动驾驶卡车服务 — 53.8 %;授权与应用(L2++/L4 软件授权、域控、数据工具链)-36.5 % ;Robotaxi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9.7 %。

- 智驾方案产品:第七代 Robotaxi;小马识途(乘用车);方载域控制器;苍穹数据闭环工具链。

-成就:

Robotaxi:北上广深等 6 城常态化全无人驾驶运营,覆盖 2000+ km²;车队规模年底达 1000 台。  

Robotruck:与中国外运、三一重卡成立合资公司,自营/合作 190 辆重卡,干线物流线路 10 条。  

与 Uber 战略联盟,2025 年下半年中东市场率先落地 Robotaxi;获卢森堡交通部 L4 测试许可,2025-07 在伦宁根市启动公开道路测试。  

路测里程:全球累计 4500 万公里,其中全无人里程 500 万公里。通过 ISO 26262 ASIL-D、CSMS 及中国所有一线城市全无人驾驶运营牌照。

文远知行

成立于2017 年 4 月,总部广州,在北京、硅谷、苏黎世、新加坡等 10 国 30 城设有分支。 全球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与运营服务商,2024 年入选《财富》未来 50 强。

-主营业务Robotaxi 出行服务;Robobus 自动驾驶小巴;Robovan 同城货运车;Robosweeper 自动驾驶环卫车 / 扫路机;WePilot L2+/L2++ 前装量产方案。

- 智驾方案产品:第7代 Robotaxi;Robobus Mini;Robovan W5;Robosweeper S6/S1;WePilot L2++。

-成就:公开道路 L4 里程 > 4,000 万公里,Robotaxi 单车日里程 300 km+。Robotaxi 车队 1,200+ 台,广州/深圳核心城区 2000 万公里无安全员运营。Robotaxi 在中国、阿联酋两地大规模收费运营,是全球唯一同时在中东、欧洲、北美、中国多地落地 Robotaxi 的企业。2024-07 D 轮 2 亿美元,累计融资 15.1 亿美元,创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纪录。

元戎启行

2019 年 12 月注册于深圳,在北京、硅谷设有研发中心,定位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供应商。核心成员来自百度美研、Google、FARO、CMU,研发人员占比 >70 %。2024 年 11 月完成 C1 轮 1 亿美元战略融资,由长城汽车独家投资。

-主营业务前装量产智驾 Tier-1:提供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 NOA、行泊一体方案。  

L4 Robotaxi:与曹操出行、东风汽车等合作开展示范运营。  

工具链:自研推理引擎 DeepRoute-Engine、仿真平台、数据闭环 SaaS。

-智驾方案产品:Driver 3.0;DeepRoute IO;D-AIR。

-成就:已量产车型:长城魏牌全新蓝山、Smart 精灵 5,累计交付 2 万辆。  

2024 年城区 NOA 市占率 15 %(第三方统计),位列行业第三。 2020 年起布局无图方案,2023 年发布 Driver 3.0;2024 年 4 月推出国内首个端到端无图平台 DeepRoute IO;2025 年将基于英伟达 Thor 首发 VLA 多模态大模型,目标百公里接管 ≤1 次。ASIL-D 流程,已获深圳、北京、苏州等地 Robotaxi 载人示范牌照。

安途智行AutoX

成立于2016 年 9 月,由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计算机视觉专家肖健雄博士在硅谷创立,同名中国实体为“深圳安途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专注 L4/L5 级无人驾驶的“全栈软硬件一体化”Tier-1,自称“All in L4”。获上汽、东风、阿里创业者基金等多家战略投资,累计融资数亿美元。

-主营业务

a) L4 Robotaxi 车队运营与技术授权;  

b) 无人驾驶域控制器(XCU)、传感器套件、数据闭环工具链对外销售;

c) 无人物流、环卫等场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 智驾方案产品:Gen5 全无人系统;XCU 域控制器。

-成就:全球首批车内完全无人、无远程遥控的 Robotaxi 车队(25 台)已于 2024-12 在深圳闹市公开运营。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及美国加州硅谷等 6 城,可全无人驾驶测试与收费运营。车队规模>1000 台 L4 车辆,公开道路测试里程 >4000 万公里。2020 年中国首个公开道路全无人载客示范;2021 年深圳 168 km² 全域无人运营。

卓驭科技

2016 年在大疆内部成立车载项目,2022 年 10 月独立注册为“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研发及制造员工超 2 000 人。公司以“空间智能”为核心的智能驾驶 Tier-1,坚持感知-决策-执行全栈自研与核心传感器自制,2024 年启用全新英文名 ClixPilot。

-主营业务量产智驾系统:成行平台(ClixPilot)覆盖 10–35 万元乘用车,提供高速/城区 NOA、行泊一体、舱驾一体方案。核心零部件:自研惯导立体三目相机、补盲雷达、域控制器、超声波传感器。工具链与数据闭环:自研 BEV+端到端大模型、生成式世界模型 GenDrive,支持 OTA 千人千面驾驶风格

- 智驾方案产品:成行 7V;成行 10V;舱驾一体。

-成就:2024-11 发布成行平台 3.0 + GenDrive 世界模型;2024-12 红旗天工 05 全球首发 10V 端到端方案,城市复杂路口通过率 99 %;2025-06 与高通联合推出舱驾一体域控,系统成本降低 30 %,线束减少 25 %。通过 ASPICE L2、ISO 26262 ASIL-D、CSMS 认证;泊车悬空障碍物识别精度提升 40 %,千车故障率 < 0.5 %。

佑驾创新

2014 年深圳,刘国清博士等四位联合创始人,2025-05-07 成功港股上市,定位“智能驾驶 + 智能座舱”双赛道 Tier-1。研发人员 70 %,深圳宝安 + 广州双基地,可年产域控 120 万套。

-主营业务智能驾驶:L0-L4 全栈方案(算法、域控、传感器);智能座舱:DMS / OMS / CMS 一体机及大模型座舱管家;车路协同:V2X 感知-通信融合方案,已落地园区/停车场。

-智驾方案产品:iSafety (L0-L2) ;iPilot 4 (L2+);iPilot 4 plus (L2++) ;iRobo (L4)。

-成就:累计量产 90+ 款车型、35 家整车厂,2024 年域控出货量 48 万套,市占率 12 %(灼识咨询 L0-L2+ 新兴 Tier-1)。基于 BEV+MapTR 时空联合规划,已在车展公开演示,预计 Q3 正式交付。DMS 方案通过 E-NCAP 2026 法规认证,已出口欧洲、东南亚、澳洲。

毫末智行

2019 年 11 月,由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智能驾驶前瞻分部独立而来,总部北京,保定、上海、苏州多地设研发中心。长城控股为实际控制人,魏建军为最终受益人;2021 年完成 A 轮近 10 亿元融资,美团、高通、高瓴等参投,估值曾达 10 亿美元。聚焦乘用车 L2+/L3 与末端无人物流车双赛道的自动驾驶 Tier-1。

-主营业务乘用车智驾系统:HPilot 系列高速 NOH、城市 NOH、行泊一体解决方案。末端无人物流:小魔驼系列 L4 无人配送车及线控底盘。数据闭环:MANA 数据体系,以长城 2 000 万辆车数据训练迭代。

-智驾方案产品:HPilot 2.0;HPilot 3.0;小魔驼 2.0;小魔驼 3.0。

-成就:

乘用车:HPilot 已落地 20+ 款车型,用户智驾里程突破 2.5 亿公里。  

末端物流:小魔驼系列累计完成 90 万单配送,单车成本从 40 万元降至 5 万元级别。  

数据闭环:MANA 数据日增 10 亿帧,已用于 5 EFLOPS 云端训练。  

制造基地:浙江长兴智驾域控工厂、成都武侯机器人工厂 2025 年投产,年产能域控 120 万套、无人物流车 1 万台。

商汤绝影

2021 年发布“绝影”智能汽车平台品牌,原为商汤科技(SenseTime)内部事业部;2024-12 商汤完成“1+X”架构重组,绝影成为独立生态企业,CEO 由商汤联合创始人王晓刚兼任。以“视觉-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双赛道 Tier-1,总部上海,在苏州、深圳、底特律设有工程中心。

-主营业务

a) 智能驾驶:L2+ 高速/城区 NOA、行泊一体、端到端 R-UniAD 方案;L4 研发储备(DriveAGI)。

b) 智能座舱:多模态座舱大模型(“绝影千机”AI 内核);DMS/OMS、3D 视线交互、医疗 AI“旅医”;工具链:开悟世界模型 2.0、数据闭环 SaaS。

-智驾方案产品:R-UniAD 城区 NOA;R-UniAD MAX;高速 NOA (征程 6)

-成就:累计定点 3 100 万台,已交付 >360 万辆,座舱 AI 软件市占率连续 5 年行业第一。2025-02 行业首发与世界模型协同的 R-UniAD 技术路线;2025-04 上海车展公开演示施工占道 4D 仿真、实时绕行能力。  

2025-03 “旅医”医疗大模型量产上车星途揽月,提供车舱内医疗级健康监测;2025-05 发布“绝影千机”AI 内核,支持 0.1B–70B 车端大模型矩阵,首字延迟 <300 ms;已与 30 余家车企合作,覆盖 130 余款车型;获得中汽研“征程之星”领航辅助驾驶认证。

易航智能

成立于2015 年 8 月,总部北京,苏州/固安设研发与制造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渐进式”量产路线的自动驾驶 Tier-1,具备感知-决策-控制-诊断全栈自研能力,已获经纬中国、源码资本、广汽资本、北汽产投、理想汽车等投资。

-主营业务智驾系统:ADAS → NOA → 城市全场景 FSD 全级别方案;核心硬件:域控制器、专用摄像头模组、毫米波/超声波雷达;数据闭环:10 亿公里量产数据 + 影子模式 OTA  

-智驾方案产品:笃行 Standard;笃行 Pro;笃行 Max。

-成就:累计 10 万辆整车量产经验,客户包括理想、北汽、江铃雷诺、上汽大通、一汽-大众、威马等;2016 年拿下国内首个自动驾驶 Tier-1 量产项目; 2025-05 完成数亿元 D 轮融资,地平线、德清产投等联合投资,用于笃行平台迭代。基于 J6 的低成本方案已出口欧洲、澳洲、中东。

Waymo

2009 年 Google 内部启动 Project ChauFFeur,2016 年 12 月从 Google X 分拆为独立子公司 Waymo,现为 Alphabet 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山景城,在密歇根 Novi、亚利桑那 Mesa、瑞士苏黎世等地设有工程与制造中心。

-主营业务

a) Robotaxi 出行服务 Waymo One(已商业收费)  

b) 全栈 L4 自动驾驶技术授权(Waymo Driver)  

c) 无人物流/货运(Waymo Via)

-智驾方案产品:5th Gen;6th Gen。

-成就:运营规模:1500+ 辆 Robotaxi 公开载客,每周 20 万次无人出行;2024 年 Waymo One 完成 400 万单。公开道路 9125 万公里零责任伤亡事故,财产损失索赔比人类低 76%,人身伤害索赔 0 起。自研高精地图 + Carcraft/Waymax 仿真,每天 2.5 万辆虚拟车、1000 万英里仿真里程。已申请纽约曼哈顿路测许可;与丰田合作开发面向私人消费者的自动驾驶车型。

博世

隶属于德国罗伯特·博世集团(成立于 1886 年),在全球 60+ 国运营;智能驾驶业务由 Mobility Solutions 事业部统管,员工约 23 万人。上海、苏州、无锡、重庆、北京五大研发中心 + 常州/太仓域控工厂,2024 年中国区智驾研发团队 >3500 人。

-主营业务

a) ADAS / L2+/L3 量产系统(摄像头、雷达、域控、软件)  

b) L4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Robotaxi、干线物流)  

c) 高精地图、云端 OTA、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服务 

-智驾方案产品:纵横至尊版(Premium);纵横升级版(Advanced);博世高速/城区记忆行车(Memory Drive);博世 Valet Parking 2.0(代客泊车)。

-成就:2024 年全球 ADAS 域控出货 2,200 万套,中国市场份额 18 %。2023-09 推出全球首个 5R 融合泊车域控;2024-12 宣布与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联合开发 L4 冗余线控底盘。所有量产项目满足 Euro-NCAP 2026 / C-NCAP 2025 五星标准,通过 ASPICE L2 / ISO 21434 CSMS。纵横至尊版:2024 年 12 月随长城坦克 500 Hi4-T量产,实现城区 NOA。 第五代摄像头 MFC evo:2024 年 9 月起为丰田凯美瑞(美规)全系标配 L2。常州二期工厂 2025 年底投产,新增 300 万套域控年产能,专供中国车企。

大陆

成立于1871 年,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2023 年《财富》世界 500 强第 362 位。全球约 20 万名员工,57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 23 个生产基地、28 个研发中心;中国区员工约 1.76 万名。全球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业务分拆为“汽车子集团”“轮胎子集团”“康迪泰克子集团”三大板块。

-主营业务汽车电子与安全:制动系统、底盘控制、ADAS/自动驾驶传感器与域控。智能网联:车载信息娱乐、车联网、高精地图与 OTA 服务。动力总成电气化:800 V 高压系统、SiC 逆变器、电池管理。轮胎与工业橡胶:马牌(Continental)品牌乘用车、商用车轮胎全球第四。  

-智驾方案产品:Continental L2++ Highway Pilot;APA 6.0 智能泊车 + RPA 遥控泊车Continental Urban Pilot。。

-成就:累计 10 万辆整车量产经验,客户包括理想、北汽、江铃雷诺、上汽大通、一汽-大众、威马等;2016 年拿下国内首个自动驾驶 Tier-1 量产项目; ADCU-3:2024 年 7 月起为奔驰 EQS、EQE欧洲版 L3(Drive Pilot)提供核心域控。固态激光雷达 SRL1-C:2024 年 11 月随蔚来 ET9首发(蔚来 2024 NIO Day),用于前向补盲。2023-09 发布全球首个5R 融合泊车域控,已量产于大众 ID.7;2024-10 获美国 NHTSA L3 豁免,允许在 65 mph 以下高速脱手。

发展趋势

今天的盘点就到这里,而属于这些企业的发展还在继续。 

过去十八个月里,激光雷达的 BOM 价格从 2500 元滑落到 1500 元以下,7 nm 车规 SoC 的千片采购价首次跌破 3000 元——两条成本曲线在 2025 年 Q3 正式交汇,直接把城区 NOA 的整车 BOM 门槛压到 8 万元区间。

与此同时,算法范式在数据飞轮的推动下完成“三段式”到“两段式”的切换:Momenta、华为、博世先后把端到端大模型装进量产车,影子模式日增有效里程突破 1500 万公里,模型迭代周期由季度压缩至 30 天以内。 法规端也不再是远期的故事。北京、深圳已允许全无人 Robotaxi 在早晚高峰收费运营,欧洲 UNECE R157 将于 2026 年 1 月对 L3 高速场景全面生效,德国、法国、西班牙的保险公司已把“无人化里程因子”纳入 2027 年费率表。

当成本、算法、法规三条曲线在 2026–2027 年再次交汇,Tier-1 的竞争将不再是“谁能上车”,而是“谁能把千车故障率压到 0.1‰、谁能把端到端模型迭代周期缩短到两周、谁能在 OTA 当天完成百万级车队同步”。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