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正从高端车型的“豪华配置”转变为所有新车的“强制标配”。2025年5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将AEB从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并计划于2026年起分阶段实施,最终在2028年全面落地。这一政策变革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安全监管进入新阶段,更将彻底改变AEB的市场格局——从原本仅在高端车型普及的技术,迅速覆盖至经济型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推动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升级。
AEB(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作为一项关键的主动安全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前方路况,在检测到碰撞风险时自动触发制动,有效减少因驾驶员反应延迟导致的追尾、碰撞事故。据Euro NCAP研究数据显示,配备AEB的车辆可降低38%的追尾事故率,并减少20%-30%的伤亡概率。然而,尽管其安全效益显著,中国市场的AEB渗透率仍呈现明显的“价格分层”现象——2025年数据显示,32万元以上车型装配率超90%,而8万元以下经济型车仅2.6%。这一差距凸显了政策强制化的必要性,同时也为产业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围绕AEB这一技术领域重点盘点国内外主流AEB方案提供商(企业排名不分前后)。
采埃孚(威伯科)
采埃孚集团(ZF Friedrichshafen AG,简称 ZF)创立于 1915 年,总部位于德国腓特烈港,是全球三大汽车零部件 Tier1 之一。2020 年收购商用车电子与安全龙头威伯科(WABCO)后,形成“乘用车 + 商用车”双轮驱动的完整布局,在全球 40 余国拥有约 16 万名员工,2024 财年销售额 466 亿欧元。
-主营业务:车辆运动控制:变速箱、转向、底盘悬架、制动系统; 集成式安全:安全气囊、安全带、ADAS/自动驾驶传感器与域控;电驱传动:电机、电控、电桥;软件与系统集成:OTA、功能安全、V2X 数据服务;售后市场:OE 级备件、诊断标定设备、培训服务;
-核心产品:商用车旗舰 OnGuardMAX;
核心组成
• 77 GHz 长距雷达(三种波束自适应切换)
• 高分辨率双摄像头(150° 宽视野)
• 集成式 ESC/EBS 制动执行器
-表现:全球已有近 75 万套 onGuard 系列 AEB 系统在北美、欧洲、中国等地批量装车,累计安全里程 > 60 万公里,其中中国路测 35 万公里。2021 年 onGuardMAX 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量产,率先满足即将实施的轻型/重型商用车 AEBS 法规,配套一汽解放、东风、重汽、宇通、比亚迪商用车等。2025 年,采埃孚与天瞳威视合作的 BEV+Transformer 感知系统在上海车展亮相,未来将进一步融合到下一代 onGuardMAX 平台,支持 L2+/L3 级自动驾驶
博世
成立于1886 年,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全球员工约有42 万人。2024 财年销售额:903 亿欧元,研发投入 78 亿欧元 。业务版图: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能源与建筑技术四大板块,在 60 余国运营 490 余家子公司。
-主营业务:动力总成:电驱桥、逆变器、48 V/800 V 系统;底盘与安全:ESP、iBooster、制动能量回收、冗余线控转向;自动驾驶/ADAS:传感器、域控、软件、系统集成;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信息娱乐、HUD、语音交互。
-核心产品:预测性紧急制动系统 PEBS :第五代毫米波雷达 + 第三代立体摄像头 + 域控 DASy;乘用车:对静止车辆 80 km/h 以内完全刹停;行人/两轮车 50 km/h 内完全刹停;2019 年起大规模量产;
商用车 AEBS:77 GHz 长距雷达 + ESP/EBS 冗余制动;
-表现:全球 ADAS 域控累计出货 2,200 万套(2024),中国市场份额 18 %;2023 年 Euro-NCAP 测试中,搭载博世 AEB 的车型获五星安全评级,多项主动安全评测满分;中国路测里程:截至 2024 年底,AEB 相关系统累计验证 > 1,000 万公里,覆盖高速、城区、乡村全场景;毫米波雷达全球出货量已突破 1 亿颗,中国市场贡献 3,000 万颗。
大陆集团
1871 年成立于德国汉诺威,2023 年集团营收 414 亿欧元,全球员工约 20 万人,在 57 个国家设有研发与生产基地。1994 年进入中国市场,现已建成 23 座工厂、28 个研发中心,在华员工约 1.76 万人。
-主营业务:汽车子集团:底盘与安全系统、动力总成、车身电子、自动驾驶传感器与域控、制动与转向;
轮胎事业部:马牌乘用车及商用车轮胎;
康迪泰克事业部:非轮胎橡塑技术、空气弹簧、工业皮带。
-核心产品及成就:
乘用车端,大陆提供第五代雷达-摄像头融合 AEB 系统:由 77 GHz 长距毫米波雷达、800 万像素前视摄像头和 MK C1 线控制动单元组成,可在 80 km/h 以内对静止车辆实现完全刹停,对行人及两轮车可在 60 km/h 以内完全刹停。
商用车端,大陆推出满足中国法规的 AEBS 方案:77 GHz 雷达配合 ESC/EBS 冗余制动系统,针对重卡可在 60 km/h 以内对静止车辆完全刹停。
-表现:2023 年 Euro-NCAP 测试中,多款搭载大陆 AEB 的车型获得五星安全评级,主动安全项目全部满分。截至 2024 年底,大陆全球 ADAS 域控累计出货量超过 2000 万套,中国市场占有率约 15%。2024 年,大陆在中国累计完成 1500 万公里的 AEB 场景验证,覆盖高速、城市、乡村等复杂道路环境。
安波福
安波福前身为德尔福汽车(Delphi Automotive),2017 年将其动力总成业务拆分后更名,专注于“汽车大脑+神经系统”集成。公司注册在爱尔兰,运营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在全球 49 个国家拥有 140 座生产基地、11 座技术中心,员工约 19 万人。1993 年进入中国市场,现已建成 21 座生产基地、3 座技术中心,在华员工 3.35 万人,其中工程师 3,650 人。
-主营业务:先进安全与用户体验:集中式计算平台、多域控制器、传感器(前向/角/侧向雷达、摄像头)、自动驾驶软件栈、信息娱乐与座舱体验。信号与电力解决方案:高压/低压线束、连接器系统、电气中心、配电模块、充电枪、车载以太网。端到端智能移动服务:云原生 OTA、数据分析、V2X 及车队运营软件。
-核心产品:安波福下一代 ADAS 平台采用“卫星架构:
传感器层:第五代前向 77 GHz 毫米波雷达、800 万像素前视摄像头、短距/角雷达组合,实现 360° 冗余感知。
计算层:主动安全域控制器(Active Safety Domain Controller)基于风河(Wind River)实时操作系统,可在 150 ms 内完成目标识别-决策-制动指令下发。
功能表现:对静止乘用车可在 80 km/h 内完全刹停;行人/两轮车场景 60 km/h 内完全刹停;支持十字路口横向来车、鬼探头等复杂工况。
-表现:全球域控累计出货超 2,000 万套;在中国 L2+/L3 级域控第三方供应商份额约 8 %。2023 年 Euro-NCAP 及 C-NCAP 测试中,搭载安波福 AEB 系统的车型多次获得五星评级,主动安全项目满分。中国道路验证里程:截至 2024 年底,AEB 及城区 NOA 场景累计测试 1,200 万公里,覆盖全国 31 省市高速、城市、乡村复杂工况。标准制定:牵头或参与 ISO 26262、SAE J3016、中国《商用车辆 AEBS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多项法规与行业标准制定。
万安科技
成立于 2007 年,2011 年在深交所上市(002590),总部在浙江诸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公司在浙江、北京、上海、安徽、黑龙江黑河、匈牙利、长春、西安、广西等地建有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具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和完整的汽车制动系统产业链。
-主营业务:公司一直专注于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底盘控制系统及新能源汽车、二轮车领域,具备“产业化、系列化、成套化”配套能力。
-核心产品:万安科技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已形成商用车与乘用车双平台布局:
• 商用车 AEBS:基于 77 GHz 毫米波雷达 + 摄像头融合,集成气压 EBS/ESC 执行机构,满足 GB/T 38186 法规,已为一汽、东风、重汽、宇通、金龙等批量供货;
• 乘用车 AEBS:采用“雷达+摄像头+液压 ESC/EPBi”架构,最高工作车速 80 km/h,可完全刹停静止车辆,60 km/h 内可完全刹停行人/两轮车,配套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小米等新能源车型;
• 行泊一体域控:2024 年推出新一代域控制器,支持 AEB、ACC、LKA、APA 等功能,已在多家主机厂定点。
-表现:截至 2024 年底,AEBS 系统累计出货超 30 万套,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占比超过 40%;2024 年在中国黑河冬季试验场、新疆吐鲁番夏季试验场完成 150 万公里极端环境验证,场景覆盖高速、城市、乡村及特殊工况;参与起草《商用车辆 AEBS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乘用车 AEB 系统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2024 年获得“中国汽车供应链优秀创新企业”称号;2024 年营业收入 43.36 亿元,同比增长 8.87%,新能源及智能驾驶相关产品收入占比首次突破 35%,成为公司增长最快板块。
亚太机电
成立于 2000 年 12 月,2009 年 8 月在深交所上市(002284),总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也是国内最早实现 ABS 量产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拥有 766 项专利,设有国家认可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主营业务:公司以“机械制动+电子制动+线控底盘”为核心,形成三大业务板块: 汽车基础制动系统:盘式/鼓式制动器、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轮缸等,2024 年销量 2,307 万只,占营收 7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ABS、ESC、EPB、iBooster、One-Box IBS、集成式线控液压制动 IEHB 等,2024 年销量 218 万套,占营收 24 %,同比增长 43.9 %。轮毂电机及线控底盘:轮毂电机、角模块(电机+EMB+转向+悬架一体化)和电子机械制动 EMB,已进入 B 样阶段,2025 年上海车展首次公开展示 L5 级冗余方案。
-核心产品:依托 ESC/IBS/EMB 等电子制动平台,亚太股份提供面向乘用车与商用车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 传感器层:77 GHz 毫米波雷达 + 前视摄像头融合感知;
• 决策层:ESC/IBS/EMB 控制器内置 AEB 算法,满足 C-NCAP 2025 五星要求;
• 执行层:液压 ESC(乘用车)或气压 EBS(商用车)+ 冗余制动单元,可在 80 km/h 内对静止车辆完全刹停,60 km/h 内对行人/两轮车完全刹停。
• One-Box IBS 方案已获多家新能源车企 10 亿元级定点,预计 2025 年批量上市;面向 L3+ 的 EMB-AEB 系统正在与国内头部主机厂联合冬夏标定,计划 2026 年 SOP。
-表现:2024 年营业收入 42.6 亿元,同比增长 9.96%;归母净利润 2.13 亿元,同比增长 119.6%,毛利率提升至 18.4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2.58 亿元,同比增长 23.15%;净利润 1 亿元,同比增长 65.35%,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增速超 60 %。AEB 及线控底盘相关项目 2024 年新启动 166 个、新量产 103 个,客户包括一汽红旗、长安、吉利、广汽埃安、长城、零跑、大众、Stellantis 等。参与制定《乘用车 AEB 系统技术要求》《商用车辆 AEBS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国家标准,累计在中国黑河、吐鲁番等地完成 AEB 极端场景验证 150 万公里。
经纬恒润
成立于 2003 年,2022 年 4 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 688326)。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天津、上海、江苏、江西、美国底特律、欧洲法兰克福、香港、马来西亚等地设有研发或生产基地,全球员工逾 6,000 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 70%。公司定位为“汽车电子+智能驾驶+研发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科技服务商,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载具及无人运输系统。
-主营业务:公司业务围绕“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三大板块展开:
• 电子产品:智能驾驶域控、智能传感器、智能座舱、车身与舒适域、底盘及新能源电控六大方向,覆盖整车大部分电控需求。
• 研发服务:为客户提供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软件中间件、测试验证、功能安全等全栈研发支持。
• 高级别智能驾驶:面向港口、干线物流、园区等场景的“车-路-网-云-图”一体化方案,核心产品为重载自动驾驶特种载具 HAV(Heavy-duty Autonomous Vehicle)。
-核心产品:经纬恒润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已迭代至第三代平台:
• 传感器:前向 77 GHz 毫米波雷达 + 800 万像素前视摄像头,支持 360° 冗余感知。
• 域控:自研智驾域控制器(ADCU 3.0),算力 200 TOPS,集成 AEB、ACC、LKA、TJA 等 L2+/L3 功能,工作车速上限 120 km/h,可针对静止车辆 80 km/h 内完全刹停,行人/两轮车场景 60 km/h 内完全刹停。
• 执行:兼容 ESC/EBS 冗余制动,支持液压与气压双路线,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辆均已量产。
• 特色:除激光雷达外,所有关键零部件均为车规级自研,具备深度定制、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保障优势。
-表现:截至 2024 年底,AEB 等 ADAS 产品累计配套 100 余款量产车型,出货量超 200 万套,中国市场份额稳居第三方供应商前三。2024 年完成黑河、吐鲁番、海南等极端环境验证里程 150 万公里,覆盖高速、城区、港口、矿山等全场景。淮安港三期无人平板车项目已落地,第三代 HAV 实现 24×7 无人化运营,单车日均作业 18 小时,运输效率提升 30%,能耗降低 15%。作为牵头单位参与《乘用车 AEB 系统技术要求》《商用车辆 AEBS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国家标准制定,并承担多项工信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示范工程。
德赛西威
成立于 1986 年,前身是飞利浦、香港金山与惠州工业发展总公司合资的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2010 年德赛集团收购西门子 VDO 全部股份后更名 。公司 2017 年 12 月在深交所上市(002920),总部位于惠州,截至 2024 年在中国设有 9 个分支机构、海外 15 个分支机构,全球员工逾 1 万人,其中研发人员 4,100 余人,累计专利 3,600 余项 。公司愿景是“成为出行变革的首选伙伴”,使命是“创领更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出行生活” 。
-主营业务:德赛西威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板块,为乘用车与商用车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车端到云端的全栈解决方案:
• 智能座舱:第四代平台已规模化量产,第五代 AI 座舱平台 2024 年发布,支持 HUD、域控及大模型交互 ;
• 智能驾驶:提供计算平台、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域控及算法,覆盖 L2+ 至 L3 级功能;
• 网联服务:涵盖 OTA、信息安全、大数据运营与生态共创 。
-核心产品:德赛西威将 AEB 功能深度集成于“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 传感器”整体方案:
• 传感器:77 GHz 毫米波雷达 + 800 万像素前视摄像头 + 环视/角雷达组合,实现 360° 冗余感知;
• 计算平台:基于自研 IPU03/IPU04 高算力域控(算力 30–200 TOPS),可在 80 km/h 内对静止车辆完全刹停,60 km/h 内对行人/两轮车完全刹停;
• 冗余制动:与 ESC/One-Box 制动单元深度耦合,满足 C-NCAP 2025 五星与 Euro-NCAP 2025 要求;
• 量产状态:已在理想、奇瑞、吉利、广汽埃安、丰田等多款车型量产,累计出货超 200 万套。
-表现:2024 年智能驾驶业务收入 73.14 亿元,同比增长 34%;智能座舱业务收入 182.3 亿元,新项目年化订单超 160 亿元 ;公司 AEB 及高阶智驾系统累计路试里程 60 万公里、数据量 35 GB,全部通过 ISO/TS16949、ISO 26262 ASIL D 等认证 ;主导或参与国内外技术标准 100 余项,2024 年 AI 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 。
保隆科技(领目科技)
1997 年成立于上海松江,2017 年上市,全球员工约 4,700 人。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宁国、合肥、武汉,并在美国、德国、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地设有生产基地或分支机构。公司已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多次获得大众 A 级、福特 Q1 等主机厂资质。
-主营业务:围绕“智能化 + 轻量化”两大方向,形成四大业务板块:
• 汽车电子:TPMS、压力/光雨量/位置/电流类传感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主动悬架系统等;
• 智能驾驶: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行泊一体系统;
• 轻量化零部件:内高压成型金属管件、气门嘴、平衡块等;
• 空气悬架系统:空气弹簧、电控减振器、空气供给单元、悬架 ECU 等。
-核心产品:领目科技为保隆科技战略投资的子公司,双方于 2020 年成立合资公司(保隆持股 55%,领目持股 45%),专注商用车及乘用车 ADAS 控制应用。当前量产方案:
• 1V1R 法规 AEBS
– 传感器:2 MP 单目前视摄像头(50°/100° HFOV 可选,120 dB HDR)+ 77 GHz 前向毫米波雷达(200 m 远距 / 80 m 短距,双 FOV)
– 计算单元:车规级 AI SoC(1.5–4 TOPS)+ 200 MHz 安全 MCU,支持 ASIL-D
– 通信:2×CAN(500/250 kbps,兼容 J1939),可扩展 FlexRay/Ethernet
– 法规符合性:一次性通过 JT/T 1242-2019(CCRs/CCRm/行人横穿)
– 性能:
• 静止车辆:80 km/h 内可完全刹停
• 行人横穿:60 km/h 内可完全刹停
• 预警:一级 1.4 s、二级 0.8 s 触发
-表现:2021 年起,PAEB 商用车紧急制动项目已为 10+ 车型配套量产;1V1R 法规件获得 3 家主机厂定点,2022-2024 年持续交付;行泊一体域控制器 2022 年获 1 家新能源车企定点,2024 年已装车量产;截至 2024 年底,合资公司 AEB 及 ADAS 相关产品累计出货超 20 万套。
豪恩汽车电子
成立于 2010 年,2023 年 7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01488),总部位于深圳龙华。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导或参与起草了《汽车用摄像头》《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汽车用超声波传感器总成》等行业/国家标准。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拥有 424 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 38%,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11.21%。
-主营业务:公司专注“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产品覆盖车载摄像系统、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超声波雷达系统、毫米波雷达系统、域控制器及行泊一体系统等,为整车厂提供一站式前装配套解决方案。2024 年,公司 99.91% 收入来自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其中车载摄像系统约占 60%,超声波雷达约占 30%,行车记录系统约占 10%。
-核心产品:
• 传感器配置:前向 77 GHz 毫米波雷达 + 800 万像素前视摄像头,支持 1R1V 融合或单 V 纯视觉两种低成本路线;
• 域控集成:自研 APS/AVM、行泊一体域控制器,内置 AEB、FCW、LDW、ACC 等 L2 级行车功能;
• 性能指标:可在 80 km/h 内对静止车辆完成完全刹停,60 km/h 内对行人/两轮车完成完全刹停;
• 量产状态:目前已在多家主机厂装车测试,尚未进入高阶 NOA 定点。
-表现: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4.09 亿元,同比增长 17.25%,扭转连续两年低增速局面;但净利润 1.01 亿元,同比下降 11.15%,毛利率由 2021 年的 22.17% 下滑至 20.90%;公司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等感知硬件累计出货超 1,000 万颗,位居国内自主品牌前列;与地平线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发下一代行泊一体方案,预计 2025 年完成 B 样验证;2024 年完成高寒、高温、高湿等极端工况验证 150 万公里,覆盖高速、城市、乡村全场景。
华阳通用
是惠州市华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002906) 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2 年,专注于汽车电子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资质。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业务覆盖世界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公司将以软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解决方案和服务。
-主营业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座舱域与智能驾驶域的产品及服务,包括信息娱乐、液晶仪表、屏显示、座舱域控制器、空调控制器、声学系统、车联网服务、360 环视、自动泊车、驾驶域控制器及其它驾驶辅助系统等。业务范围涵盖海外OEM/ODM、自主品牌(FORYOU/ADAYO) 及国内前装车厂等。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完善的制造系统和卓越的品质保证系统,专注于音效处理、图像处理、导航定位、人机交互、智能语音控制、智能互联及高级驾驶辅助等领域。
-核心产品:华阳前视一体机
深度集成高精度视觉与AI算力的前视一体机,提供实时、精准的前向环境感知(车辆、行人、车道线识别),可支持AEB、ACC、LKA等核心L2级辅助驾驶功能,紧凑设计,部署便捷,以高性价比优势,为客户的新车型提供安全升级方案。
-特点:
L2智能辅助驾驶;
支持AEB/FCW/ACC/TJA/AES/ELK;
AI算力2/5 TOPS;
2M/8M前视摄像头;
支持1V/1VnR兼容方案;
支持智驾软件迭代升级;
功能安全等级 ASILD;
遵循ISO21434汽车网络安全;
鼎奕科技
成立于 2017 年 7 月,注册资本 3,000 万元,总部与生产基地位于浙江嘉兴嘉善,北京、上海、深圳、天津设有分支或办事处。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 IATF 16949 质量体系认证,拥有 40 余项软件著作权及多项发明专利。
-主营业务:专注商用车 L1-L3 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产品涵盖:
• 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 ADAS 摄像头、BSD 盲区监测、DMS 驾驶员监测、360° 环视;
• 部标车载行驶记录仪与智能视频主机。
-核心产品:DY-AEBS01MR 等
• 技术路线:雷达 + 视觉双融合,可识别车辆、行人及静止障碍物;
• 法规合规:2019 年 6 月在重庆车检院一次性通过《国家营运车辆 AEBS 标准》检测,成为国内首批满足上海地标、鼎奕企标的企业。
-表现:率先通过国标 AEBS 认证,填补国内商用车法规空白;已配套比亚迪、中通、金龙、宇通、申龙、东风、福田、解放、中国重汽等 30+ 主机厂;截至 2024 年底,AEBS 累计装机超 5 万套,公交/客运场景市占率居国内前列。
索菱股份
成立于 2010 年 10 月,总部深圳,2015 年 6 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围绕“车载信息终端系统 CID”展开研发、制造与服务,现已形成“乘用车 + 商用车”双覆盖的车联网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业务格局。
-主营业务:车载智能终端:CID(中控信息娱乐一体机)、车载 DVD/GPS/液晶显示屏、域控制器;车联网与 V2X:车联网平台、路侧单元(RSU)、云端数据服务、北斗/GPS 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域、自动驾驶域软硬件一体化方案,涵盖乘用车及商用车;控股布局:上海三旗(乘用车车联网)、上海航盛(商用车车联网)、武汉英卡(数据平台与 OEM 业务)。
-核心产品:以智能座舱域控为核心,集成前视摄像头 + 毫米波雷达的 1V1R/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支持 LDW、FCW、AEB、ACC、LKA 等功能。
部分 AEB 域控制器已获国内主流整车企业定点,预计 2025 年开始批量供货。
瞰瞰(KANKAN)
瞰瞰(KANKAN), 定位为“感知+AI”的全栈式光学影像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商,构建行业智能化的坚实底座,致力于成为 AI 感知一流企业。 公司深耕光学影像核心领域,以AI多传感器融合(涵盖摄像头、雷达等感知产品)的技术路径,为客户提供智能感知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与产品规模化落地能力经验,结合当前行业变化和持续扩大的需求,瞰瞰持续探索和打造开创性智能感知方案,全面赋能手机、汽车、IoT/元宇宙、两轮车、工业视觉等行业,引领智能感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为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主营业务:依托核心影像技术和产业资源优势,公司布局影像软件服务,影像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影像评测&标准体系三大主营业务。目前,公司提供的全栈式光学影像解决方案&产品涉及智能手机、IoT(科幻产业、元宇宙)、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两轮车领域,并已服务众多行业头部客户。
-核心产品:公司围绕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形成了完整序列的影像产品矩阵,舱内产品包括RSE/DMS/OMS/DVR等,舱外产品包括前视/环视/侧视/后视/CMS等。
瞰瞰AI全天候视觉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大幅度提高车辆环境感知和识别能力,保障产品的精度和性能
全天候多类型AI感知和障碍物(如锥桶等);
稳定的AI泛化能力,提供全天候,支持不同光照、天气、路况等全场景感知
多车道信息同步感知,支持小曲率半径弯道稳定识别,支持高阶参数拟合
支持道路交通识别,如交通标识、地面标线等
智能视觉与雷达融合算法,优势互补,实时重建稳定精确的道路场景
全速域覆盖的量产L2功能,大大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表现:公司提供的影像服务、多款影像产品解决方案已在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两轮车等头部客户实现定点量产,并且得到业界认可,公司荣获“EqualOcean 2022中国汽车科技30强”,作为北京科委智能座舱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推进智能座舱工作等。随着重庆瞰瞰基地的落成投产,瞰瞰正式开启乘用车、商用车及两轮车的规模化量产,迈入发展新阶段。公司目前完成PreB+轮融资,累计获得投资额数亿元,投资方包括淳中科技、京东方芯动能、政府产业基金等。
未来发展
随着AEB强制标配政策的全面落地,中国汽车安全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际巨头采埃孚(威伯科)、博世、大陆、安波福,到本土领军企业万安科技、亚太股份、经纬恒润,再到新兴技术供应商豪恩汽车电子、德赛西威、保隆科技等,AEB产业链已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这些企业凭借各自在感知传感器、决策算法、执行控制等环节的技术积累,共同推动着AEB技术向更高精度、更低成本、更广适用范围发展。
整车企业也在加速AEB技术的自主研发进程。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已建立完整的AEB开发体系,其中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可实现150km/h高速刹停;新势力车企如蔚来、小鹏则更注重AI算法优化,通过海量数据训练提升复杂场景应对能力。在商用车领域,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等已实现AEB系统在前装市场的规模化应用。
从技术演进来看,行业正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传感器融合方案成为主流,4D毫米波雷达与800万像素摄像头的组合将成本控制在2000元以内;二是决策算法向端到端AI架构升级,特斯拉、华为等企业的神经网络模型显著提升了长尾场景识别率;三是执行系统响应速度突破150ms门槛,线控制动技术逐步下探至15万元级车型。
随着2026年强制标准的全面实施,预计中国AEB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突破800亿元,带动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协同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具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规模化量产经验的本土企业,有望在政策红利下实现弯道超车,重塑全球汽车安全产业格局。
对此,2025深圳国际智能辅助驾驶产业高峰论坛(12月3日)将特别邀请领军企业共同探讨相关专题。同期展览众多头部企业还将展示其最新技术,为行业提供最前沿的技术交流平台。这场汇集全球智驾上下游企业的思想盛宴,也将为AEBS技术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上信息整理自企业官网及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