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广汽集团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企业正处于“同比亏损扩大、环比略有改善”的双重态势中,转型阵痛与复苏信号交织显现。
从亏损的时间维度对比看,两种趋势清晰并存。同比层面,亏损规模持续扩大: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7.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 27.02%;前三季度亏损更为显著,归母净利润亏损 43.12亿元,同比下滑3691.33%,主要因上年同期如祺出行港股上市带来估值溢价,叠加今年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基数差异放大。环比层面,亏损压力出现边际缓解:第三季度净亏损额较二季度有所收窄,同时营收与销量连续两季度环比增长——合并营业总收入 241.06亿元环比微涨 6.98%,销量 42.84 万辆环比上升11.49%,显现经营端的回暖迹象。
亏损背后是销量与盈利能力的双重承压。1-9 月,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118.37 万辆,同比下滑11.34%,仅广汽丰田实现 9.15% 的同比增长,广汽本田、广汽埃安等主力品牌分别下滑 27.58%、19.99%。盈利能力同步恶化,前三季度毛利率降至-2.17%,较去年同期减少 8.30 个百分点;净利率-8.7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下降1201.20%至-108.26亿元,反映出“销量下滑-收入减少-利润承压” 的传导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的环比改善为转型保留了空间。自主品牌成为回升主力,传祺、埃安、昊铂三季度销量超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其中埃安以72739辆实现18.13% 的环比增幅;合资板块同步回暖,本田、丰田销量环比分别上涨11.85% 和 8.43%,丰田更实现 9.15% 的同比增长。成本控制方面,三季度期间费用同比减少10.90亿元,费用率降至11.94%(同比下降 0.22 个百分点),研发、销售费用均有不同程度收缩。
针对当前局面,广汽集团在财报中明确归因: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销量与盈利下滑,叠加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的基数影响。为平衡短期压力与长期转型,企业正推进三重布局:技术端投入研发超100亿元,ADiGO GSD 智能驾驶系统、“星源增程”技术落地应用;合作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启境”品牌完成首车定型,埃安 UT super 将于“双11”上市;海外端1-9 月销量同比增36.5%,三季度新进入英国、波兰等市场。
对于未来亏损走势,行业分析指出,短期同比扩大压力仍存,但环比改善信号若能持续,有望为 2026 年业绩回升奠定基础。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此前强调企业已进入“战时状态”,如何将技术储备与市场需求转化为盈利动能,成为破解亏损迷局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