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乘联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再创新高,达 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 11.0%,较 2017年 9月 219万辆的历史最高水平高出 5万辆,呈现年末政策退出前的强增长特征。新能源车成为核心增长引擎,9 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达 129.6 万辆,同比增长 15.5%,环比增长 16.2%,渗透率攀升至 57.8%,较去年同期提升 5 个百分点。乘联分会指出,新能源购置税免征政策到期预期与第四批以旧换新补贴发放预期,共同推动消费者购车决策加速落地,叠加新车密集上市效应,促成 9 月销量峰值。9月厂商零售销量前十榜单呈现 “自主品牌强势主导、合资品牌持续承压” 的格局,自主品牌占据七席,合计市场份额突破 60%。头部阵营分化明显:比亚迪以 34.7万辆实现 “断崖式领跑”,成为唯一月销超 30万辆的车企,虽同比下滑10.2%,但市场份额仍达15.5%,其多品牌矩阵布局正应对行业竞争压力。增长亮点集中于自主阵营,吉利汽车以 23.2 万辆位列第二,同比大涨 42.8%,银河系列单月销量突破 5 万辆,领克品牌新能源占比近 80%,转型成效显著;合资品牌则普遍下滑,南北大众分别同比下滑 4.6%、14.7%,日系品牌仅广汽丰田跻身前十,同比微增 0.9%,其余均跌出榜单。新能源厂商榜单延续“头部稳固、中腰部高增” 的特征,比亚迪以 34.7 万辆稳居第一,虽同比下滑但规模优势仍无可撼动。吉利系表现亮眼,银河品牌单月销量 12.09 万辆,同比增长 131%,叠加极氪品牌后合计超 13.91 万辆,位列第二。新势力与二线自主品牌成为增长新势力:零跑汽车批发销量首次突破 6 万辆大关,连续七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小米零售销量突破 4 万辆,同比增幅超 100%。9 月轿车市场热度反超 SUV,销量破万车型数量接近 SUV 的两倍,消费偏好转变与新能源车型密集上市形成共振。前十榜单呈现“新能源全面主导、燃油车仅剩独苗”的格局,前十车型中新能源占比达 80%,宏光 MINIEV 以连续三周蝉联周销冠军的表现稳坐榜首,吉利星愿、比亚迪秦 PLUS 紧随其后,三者销量均突破 4 万辆。传统燃油车虽未进入前三,但仍有15款车型销量过万。日产轩逸以3.33万辆的成绩摘得燃油车销量桂冠,同时夺得合资燃油车销量榜首。SUV 市场延续新能源主导格局,特斯拉 Model Y 重夺冠军,搭载更大电池包的加长版车型上市后,与理想 i8 等车型形成直接竞争,单月贡献5.12万辆销量。市场竞争格局呈现“燃油领跑、新能源紧追”态势:丰田赛那以8,168辆的销量夺得冠军,成为本月唯一销量突破8,000辆的MPV车型;魏牌高山以7,768辆的销量斩获新能源MPV销冠,位列整体排名第二位;腾势D9以7,264辆的销量位列第三。前五名中,新能源车型占据四席,展现出持续竞争力。理想 MEGA 凭借家庭定位跻身前十,传统燃油 MPV 份额进一步压缩至 30% 以下。
别克GL8插电混动以7,017辆的销量排名第四,远超燃油版GL8的4,260辆,印证了GL8家族新能源车型占比超50%的市场表现。
9月销量榜清晰显示,新能源市场已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这些榜单也凸显一些趋势,目前性价比与智能化成核心竞争力。零跑的崛起与小米的爆发证明,2025年市场已进智能性价比时代。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低价,而是要求“低价高配+高阶智驾”。多品牌战略成破局关键。蔚来与吉利的成功,印证了多品牌协同的有效性。蔚来通过乐道、萤火虫覆盖不同价格带,吉利则以银河、极氪区分主流与高端市场。插混仍具增长潜力。比亚迪、吉利银河的热销显示,插混车型仍是主流市场首选。
纵观9月车市,比亚迪以近40万辆的销量断层领先,零跑、小米靠精准定位实现弯道超车,蔚来通过多品牌战略重获增长。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8%的历史节点,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正式进入新能源主导的新阶段。随着第四季度来临,各车企已开始布局年末冲刺,零跑D19、理想i6等新车的上市,将让本已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更具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