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TCL华星t8项目在广州正式开工。这一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作为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t8项目预计总投资额约295亿元,产线计划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为2.25万片,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TCL华星t8项目不仅是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产线,也是我国显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突破点。这一项目由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产线预计2025年11月开工,规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开工仪式上表示,印刷OLED是未来最有潜力成功的技术,t8项目将帮助中国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与传统的“蒸镀”技术相比,印刷OLED技术具有多重优势。该技术是一种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按照预设图案精准喷射到基板上,再经干燥固化等形成像素的OLED显示面板制造技术。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且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突出。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中心长曹蔚然解释道,印刷OLED是唯一可以做到与LCD一样标准RGB排列的技术,文字显示清晰度更高。在不同亮度、灰阶下色彩表现很好,目前华星已经与设备厂商一起,将PPI提升至240左右。材料利用率方面,印刷OLED的材料利用率可高达90%,超过蒸镀技术约30%的水平,这在投资和制造成本上更具优势。车载显示市场正成为OLED技术的新增长点。据Omdia数据,AMOLED在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明显,预计到2030年车载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27%。
在CES 2025展会上,TCL华星已展示了多款车载显示产品,包括3D AR-HUD PGU采用5.5“ LCD显示屏,分辨率2560*1440,PPI534,能够实现裸眼3D效果。能为驾驶员提供直观、立体的导航信息和车辆数据,提升驾驶趣味性和安全性。同时展示的26.45“ 极致驱动车载屏采用32:9的超宽长宽比设计,相当于两块14.6” 传统中控屏,带来前所未有的宽广视觉体验。采用极窄边框设计,整体无分界线,中控和副驾屏幕实现一体式呈现。
曹蔚然透露,华星在印刷OLED良率方面已经快速提升,在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Know-How”,相比其他OLED技术路线,印刷OLED在向高世代产线扩展的过程中,技术难度会更小。
回顾TCL华星印刷OLED发展之路,自2013年投入印刷OLED研究,到2024年G5.5代线量产出货,再到此次宣布建设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经历了十余年漫长征途。TCL华星坚持自主研发、人才储备和长期投入,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居行业首位。覆盖设计、材料、工艺和设备各个环节,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华星牵头,联合材料厂商研发了一套打印材料体系,比过去有2-3倍性能提升。曹蔚然表示,目前材料端的问题比较小,设备端、配套零部件会是后续重点方向。t8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全球显示产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海外巨头的激烈竞争,中国OLED技术突围正在加速。与国内厂商相比,华星的产品更多偏向于显示器、笔记本,从高端产品往上走,做产品结构的补充,形成差异化。未来华星产品将进一步拓展,形成全尺寸产品的OLED化。在曹蔚然看来,未来OLED技术可能还是会“百家争鸣”,华星希望助力推动OLED技术普及,把市场蛋糕整体做大,这样才能有更多机会。协同与竞争并存,会是常态。印刷OLED技术已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进入商用阶段的显示技术。TCL华星从2013年投入研发,到2024年实现G5.5代线量产,再到如今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产线开工,走过十余年漫漫长路。随着t8项目的推进,广州锚定打造“世界显示之都”的目标正渐行渐近。当前,黄埔区已构建起覆盖上游显示材料、装备,中游面板、模组制造以及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现有新型显示规模以上企业数137家,2024年全年完成产值超1500亿元,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