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特斯拉FSD落地前夜,懂车帝极限测试揭开中国智驾“最后5%”真相

特斯拉FSD落地前夜,懂车帝极限测试揭开中国智驾“最后5%”真相

浏览次数:141 发布日期:2025-08-01

随着特斯拉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计划年内在中国进一步落地,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会上呼吁高阶智驾技术必须收费,否则将导致行业灾难。这两大事件与近期懂车帝发布的智能驾驶测试结果共同勾勒出行业现状:技术加速商业化但面临多重挑战,未来将迎来深度变革。

特斯拉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导者,正加速推进其智能驾驶系统在中国的布局。不同于美国市场的"无监管版"系统,特斯拉在中国采取谨慎策略,计划推出"驾驶员监管版"FSDFull Self-Driving)功能,目前正等待监管部门审批。这一差异化策略既反映了对中国复杂路况的适应性考量,也体现了对严格监管环境的尊重。

懂车帝×央视新闻的15大高危场景实测,让特斯拉FSD得到验证。在模拟15类高风险场景的严苛测试中,特斯拉Model 3Model X表现突出,高速路段通过率达5/6,城市道路测试中Model X通过8/9个项目,远超国产车型。这种优势源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积累的海量数据——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其智能辅助驾驶累计行驶里程超45亿英里(约72亿公里),并通过新增1.6万块H200 GPU持续提升算力。

然而,测试也显示特斯拉并非完美,在高速临时施工等极端场景仍存在不足。这提示即使是行业领先者,面对中国复杂路况仍需持续优化。特斯拉的入华将加速行业竞争,推动本土企业技术升级,但同时也凸显出中外技术路线的差异: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而中国主流采用激光雷达+视觉+毫米波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博世收费呼吁+法规 行业反思

特斯拉加速布局的同时,另一边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发出行业警示:高阶智驾必须收费,否则将导致灾难性后果。他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指出,20251-5月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7%但利润下滑11.9%,零部件供应商除华为和宁德时代外普遍陷入价格战。

吴永桥认为特斯拉FSD(售价超6万元)和华为智驾的成功证明,当技术达到极致性能时用户愿意付费。他警告若继续免费推广高阶智驾,企业将无法收回巨额研发成本,最终拖累行业创新。这一观点直指当前行业痛点——据IDTechEx报告,L2+系统研发投入巨大,但许多车企为抢占市场免费提供,导致盈利困境。

博世的呼吁反映了行业对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迫切需求。随着技术标准化,智驾可能像安全带一样成为标配,主机厂或放弃全栈自研转向供应商方案。这种转变将重塑产业格局,促使企业重新思考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的平衡。

近期懂车帝测试暴露了行业技术短板。36款测试车型无一完美通过15类高风险场景,国产车型表现尤其令人担忧——部分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在“高速公路前车突然消失”场景通过率不足14%,“夜间突然冲出野猪”场景仅特斯拉Model X勉强过关。这些结果揭示出算法对“长尾风险”场景训练不足、决策逻辑过于激进等共性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政策环境持续优化。2025年7月,工信部联合公安部发布新规,允许五个试点城市开展L4级自动驾驶全域商业化运营,首次取消“安全员强制随车值守”要求。新规明确事故责任划分:若主因是算法缺陷,车企担责70%-100%;配套“自动驾驶责任险”为行业提供风险分担机制。这一政策突破为商业化扫清障碍,上汽集团已获颁"双牌照",其智己Robotaxi累计订单超30万单,计划开通上海至浦东机场L4级专线。

未来趋势与行业变革

把视角拉长,这一幕不过是全球汽车工业又一次“标准升级”的必经阶段。未来五年,智能驾驶从“功能竞赛”进入“体系竞赛”。无论总部在硅谷还是上海,都要回答三件事:技术能否兜底最后 5% 极端场景?商业模式能否摊销研发?法规与保险能否分担残存风险?围绕这三问,行业正出现四条主线。

技术路线收敛,但不唯特斯拉。端到端大模型成共识:北美高速让纯视觉先行,中国城区混行使激光雷达仍有五年窗口。算力与数据成为公共品,2026 年前谁率先攒够 1000 万段极端场景,谁就能把迭代周期从月缩到周。本土供应链把激光雷达打到 300 美元,并在最新测试中把平均通过率从 2023 年的 42% 拉到 61%,硬件降本与算法进步同步兑现。

商业模式重算账。特斯拉FSD、华为 ADS 的订阅已验证用户愿为安全买单,高阶智驾正从“标配”回归选装。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分成、二手车权益、阶梯计价成为谈判新战场。博世“必须收费”的警告不是针对谁,而是提醒:再用整车利润补贴智驾,整个零部件生态将被拖垮。

产业分工走向分层。过去三年,十余家中国车企喊出“全栈自研”,真正跑通感知-决策-执行-云端闭环的不到三家。如今芯片、算法、地图、仿真被拆包给专业供应商,既省重复投资,也让中小车企能用“乐高式”方案快速上车。

法规与保险进入倒计时。工信部2025-2026 立法草案明确:算法缺陷车企主责,驾驶员接管不力分担。自动驾驶责任险把保费与 OTA 版本号挂钩,技术升级越快保费越低,用市场手段倒逼安全。

安全标准从“过线”升级到“兜底”。岚图提出的“300 毫秒内失效可控”已纳入 2026 版 C-NCAP 讨论,测试题库也新增“夜间动物横穿”“高速临建改道”等长尾场景。谁能把极端场景训练成常规能力,就能把安全从成本中心变为品牌溢价。

智能驾驶正式走出实验室。特斯拉入华、博世收费、中国供应链降本、法规迭代,共同按下体系竞赛的加速键。规则已写就:先跑通最后5% 场景,再同步打平成本与安全,并让产业链每一环盈利。谁先做到,谁就拿到下一个十年的门票。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