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不断追求创新与用户体验升级的当下,汽车天幕成为了众多车型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亮点配置。全景天幕凭借其开阔的视野和独特的空间感,深受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2025年1月起,全景天幕在新能源车型中的渗透率已突破30% 。
然而,传统全景天幕存在隔热不足、紫外线防护差等问题,智能调光天幕应运而生。并且智能光感天幕的渗透率正逐年攀升,据亚洲新能源汽车网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市场在售车型搭载智能光感天幕的汽车占比已突破5%,预计2026年将进一步提升至12%,其在汽车科技领域的战略地位正持续凸显。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调光技术主要有四种路径:(详细的技术分析可点击跳转这篇文章)
- PDLC/PDCLC技术:响应速度快(可达5毫秒),可实现雾化效果,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国产化程度最高的路线。像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全景天幕就采用了PDLC可调光玻璃,支持9域调光分区与多种调光模式,利用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技术可在150毫秒内完成透明与雾化之间的切换。
- EC技术:通过电致变色材料实现玻璃明暗调节,色调均匀,但成本较高,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蔚来2024款ET7行政版的分区智能调光全景天幕就采用了这一技术。
- SPD技术:可实现连续调光,隔热性能优异,但技术基本由外资垄断,国产化刚刚起步。
- LC技术:由京东方独立研发,但上游核心材料仍需依赖进口。
其中,PDLC和DLC调光模式会用到调光液晶材料。PDLC 技术通过电场控制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的液晶微滴取向,实现透明与雾化之间的切换。DLC 技术则通过二向色性染料与液晶分子的协同作用实现调光。调光膜是调光玻璃的核心技术壁垒和高附加值环节,占材料成本比重较高,国内有不少厂商布局该领域,接下来,我们就对相关的汽车天幕调光液晶材料厂商进行盘点。(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前后)。
诚志永华 诚志永华作为国内首家自主研发液晶材料的企业,在行业内深耕多年,液晶材料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是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其已针对车载场景构建了全矩阵产品体系,涵盖中控显示屏、副驾屏、后排娱乐屏及抬头显示屏等所需的液晶材料 。 在汽车调光天幕领域,诚志永华采用“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宾主型染料液晶”双技术路线:在两层导电玻璃之间注入纳米级液晶微滴或染料分子,通过电场即可在1秒内完成0-90%可见光透过率的无级调光,兼具隔热、防紫外线与隐私保护功能;材料已针对车规-30℃到+85℃宽温域、85℃/85%RH1,000h老化等严苛指标完成优化并实现稳定量产。其中PDLC方案主打高雾度隐私模式,染料液晶方案则强调高通透、低雾度与高对比度,两者均可配合整车天幕、侧窗及HUD等需求持续升级迭代。 八亿时空 成立于2004年,2020年登陆科创板,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建有“液晶材料分析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公司从TN/STN单色液晶起步,现拥有混合液晶年产能约200吨、单晶产能300吨储备,产品覆盖TFT-LCD、OLED中间体、PDLC智能薄膜、光刻胶树脂、聚酰亚胺及医药中间体,形成“显示+半导体+医药”三大材料平台,客户涵盖京东方、惠科、群创等主流面板厂。 在车载调光天幕场景,八亿时空同时布局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与染料液晶两条技术路线:通过电场控制液晶微滴或染料分子取向,可在1秒内实现0-90%可见光透过率无级可调,兼具隔热、防紫外与隐私保护功能。材料已通过-30 ℃~85 ℃、85 ℃/85 %RH 1 000 h等车规可靠性验证,雾度<3%,耐老化性能满足车顶天幕、侧窗及HUD对高通透、低雾度与毫秒级响应的要求,目前已向国内多家主机厂及玻璃总成厂商小批量供货,并配合客户进行大尺寸天幕的升级迭代。 默克 创建于1668年的德国达姆施塔特,默克是一家以医药健康、生命科学和电子科技为核心,上海金桥、苏州、张家港、南通等地形成“液晶-光刻胶-OLED”一体化基地,中国已跃升为默克电子科技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作为全球液晶材料龙头,默克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产品涵盖TN/IPS/FFS/VA、UBplus、SA-VA等全系列混合液晶,并配套提供光刻胶、OLED发光层/封装层、反应性液晶单体(RM)和光学量测设备。面向车载智能表面,默克推出“LC Dynamic Glazing”隐私车窗方案:利用向列相液晶+RM的电控调光膜,可在1秒内实现0-90%可见光透过率无级切换,同时屏蔽99%以上紫外与红外辐射,降低空调负荷并保持玻璃通透度与视野清晰。该调光技术已通过-40℃~105℃热循环、1,000h双85老化及车规机械冲击测试,现已在北京、上海等地高端商业建筑和海外幕墙项目落地,默克正与欧洲和中国主机厂合作,将相同材料迁移至全景天幕、侧窗及HUD护罩,计划2026年前完成车规认证并导入量产。 日本JNC JNC总部位于东京千代田区,公司把“功能材料、能源·环境、纤维·生活”列为三大支柱,其中显示材料事业由子公司JNC液晶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在华落地,具备从单晶合成到混合液晶配方的完整产业链,年产能 120t,客户覆盖京东方、LG Display、夏普等主流面板厂。 作为全球三大 TFT 混合液晶供应商之一,JNC 在1988年率先推出含氟液晶,拥有900余项显示材料专利,技术壁垒集中在高透过率、低驱动电压和宽温工作范围 。面向车载智能表面,JNC 提供“LC Smart Film”电控调光膜:采用向列相液晶+反应性单体体系,可在 1s 内完成 0-90% 可见光透过率无级切换,屏蔽 99% 以上紫外与红外辐射,并通过 -40 ℃~105 ℃热循环、85 ℃/85 %RH 1 000 h 双85 老化等车规级可靠性测试,雾度<2%,满足车顶天幕、侧窗、HUD 护罩对高通透、毫秒级响应与隔热节能的需求 。该材料已在日本新干线侧窗及欧洲高端幕墙项目批量应用,JNC 正与中欧主机厂合作,计划 2026 年前完成全景天幕车规认证并导入量产。 上海飞凯材料 飞凯材料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上海宝山,在安庆、南京、惠州建有现代化生产基地,公司已形成“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高性能涂料—医药中间体”四大板块: 1) 紫外固化光纤涂覆材料国内市占率第一,打破国外垄断; 2) 显示材料涵盖液晶、OLED中间体、光学膜及彩色光刻胶,客户包括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等; 3) 半导体材料提供封装用环氧塑封料、电镀液、光刻胶树脂等,子公司昆山兴凯获“功率半导体封装材料杰出供应商”称号; 4) 汽车内外饰涂料拥有哑光、高光、金属效果等多系列,应用于门板、仪表板、方向盘及中控按键。 飞凯通过控股“和成显示”切入车载智能玻璃领域,同时掌握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与染料液晶两种量产路线: - 在两层导电膜之间注入纳米级液晶微滴或宾主型染料,施加电场即可在1秒内实现0-90%可见光透过率无级调光,雾度<2%,屏蔽99%以上紫外与红外辐射; - 材料已通过-40℃~105℃热循环、85℃/85%RH 1 000h双85老化、1 000h氙灯耐候等车规级可靠性验证,满足车顶天幕、侧窗、HUD护罩对高通透、低雾度与毫秒级响应的需求; - 公司可提供整卷幅宽1.8m以上的智能调光膜卷材,亦可与玻璃深加工企业合作制成夹胶玻璃,目前已向国内多家主机厂及天窗总成供应商小批量供货,并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大尺寸、低功耗、高隔热调光天幕。 汉朗公司 汉朗公司源于2009年成立的苏州汉朗光电,公司建有苏州、重庆双基地,拥有完整的高性能混晶材料—器件一体化产线,累计授权专利144件,其中发明专利70余项,技术路线覆盖TFT-LCD、多稳态液晶、聚合物液晶、染料液晶及定制配方。汉朗聚焦“液晶新材料+光电器件”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分三大方向: 1) 电子纸显示——全球首创多稳态液晶电子纸(Whiteon®),用于电子价签、信息牌,已批量出口欧美新零售; 2) 光阀与嵌入式器件——提供电子快门、防窥调光片、摄像头IR-CUT等微型光阀,年出货超千万片; 3) 智能调光玻璃——面向建筑和汽车场景,推出Priview®电控调光膜,可在1秒内完成0-90%可见光透过率无级切换,紫外/红外阻隔率≥99%,雾度<2%,已通过-40℃~105℃热循环、85℃/85%RH 1000h双85老化测试,满足车顶天幕、侧窗、HUD护罩等车规可靠性要求。公司可整卷供应幅宽1.8m卷材,也可与玻璃深加工厂合作制成夹胶调光玻璃,目前已向国内主流主机厂及天窗总成厂商小批量供货,并配合开发下一代大尺寸、低能耗、高隔热的智能天幕。 从当前趋势看,天幕正逐步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准配置。随着消费者对舒适性需求不断提升,以及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调光天幕的性价比日益凸显;同时,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主机厂需要差异化卖点吸引消费者,调光天幕作为直观的科技配置,具有天然优势。这些因素推动着智能调光天幕向下普及的进程。 而目前全球车载调光液晶材料仍呈“高端垄断、中低端突围”:默克凭逾50%份额与覆盖分子结构到封装的核心专利,锁死高端车型供应链;JNC和DIC再分30%,精细工艺筑起第二道墙,寡头格局令价格长期高企。高价反向为中国企业打开替代窗口——诚志永华收购DIC专利池后,车载PDLC率先稳定量产,市占突破10%;八亿时空借与京东方协同,把LCD配方迁移至染料液晶,已通过多家主机厂验证并批量交付,形成“上顶中端、下压成本”的梯队攻势。 地域需求同步裂变。北美占全球半壁,特斯拉等车企把全景调光天幕做成标配,成熟供应链放大采购;欧洲受《建筑能效指令》牵引,节能玻璃需求超20%;亚太看似仅10%,却在“新基建”与新能源爆发双重刺激下跑出8.2%的年复合增速,成为最快增量池。 同时政策红利将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中国制造2025与绿色建材十四五把调光玻璃列入战略材料,研发补贴与测试标准双轮驱动;技术创新来看,LC+AIoT让传感器、云端算法与电控液晶同频,入睡自动降透光、强光局部遮光,材料商被迫升级为系统方案商;南京150万m²新基地2025年投产后,规模效应预计把单片成本再降30%,调光天幕由此从豪华选配变为主流标配,行业渗透率有望由当前不足10%升至2027年的35%,国内市场规模同步在2025年冲破百亿元。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汽车天幕调光液晶材料领域正经历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的关键转折。随着 2025 深圳国际汽车天幕及车窗显示产业论坛等交流平台的搭建,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将进一步加速。 为了深化全球合作与交流,加速产业链协同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并快速推进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由亚洲新能源汽车网携手智能座舱产业联盟、车载显示技术展共同主办的“2025深圳国际汽车天幕及车窗显示产业论坛”将于2025年12月4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同时,“2025第五届深圳国际车载显示技术展览会”也将同期开幕。我们诚挚邀请全球汽车天幕产业上下游企业,包括汽车主机厂、智能座舱企业、PDLC调光、EC调光、SPD调光、DLC调光、玻璃、玻璃夹胶材料、镀膜设备、镀膜材料、玻璃热弯设备、车窗透明显示等企业共襄盛举,聚焦汽车天幕与智慧车窗技术的最新进展,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趋势,分享智能汽车显示技术的新篇章。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能进一步推动汽车天幕调光液晶材料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您想加入汽车天幕产业链交流群或了解活动详情,请添加以下微信: *以上信息整理自企业官网及公开报道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