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根据戴姆勒的计划,2022年将推出10余款电动车型;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占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总销量的15%至25%。为达到这一目标,戴姆勒在全球建立了6家新工厂,用于生产电动汽车。
引人注目的是,除了数个生产基地之外,戴姆勒还曾投资组建自己的动力电池工厂,并计划在2019年前运营5个电池组装厂,在电池方面的总投资预计超过10亿欧元。
与戴姆勒一样,选择投注“电动化”国际大厂的还有宝马和大众。下图是老牌汽车巨头在电动汽车工厂上的布局。
据了解,目前宝马已在多达10个工厂内进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生产,去年交付电动车数量超过10万辆,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有望提升到至少14万辆。
除了积极建设电动汽车工厂之外,在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领域,宝马与大众同样也在用心布局。
关于宝马对研发电池技术如此热衷的原因,宝马董事会成员Oliver Zipse解释道,通过生产电池原型,宝马可以充分了解电池的创造过程和专业技术,从而使供应商按照宝马的要求与规格提供对应的电池。所以不管宝马是否自己生产电池,这项专业技术对宝马而言都十分重要。
反观大众,其对动力电池同样表示重视。今年5月,大众集团宣布订购总价值4055亿人民币的锂电池,用于研发旗下各品牌的电动车系列。
至于这些大型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为何要如此“不务正业”,纷纷在动力电池上投资建厂?相关媒体称,传统车企与电池制造商合作可谓是省力却不省心。只出资免建厂就能得到造车所需的电池,虽然省力,但市面上的电池始终存在品质不一等问题。即便是同一生产厂家生产出来的电池,也需要专业人员对其品质进行严格把控,实为不省心。
从长远来看,传统车企巨头涉足动力电池领域,建设电池厂,将有利于其掌握电池制造的核心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电气化目标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