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继9月披露重组进展后,威马汽车再传新动态。
今天下午,威马汽车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好事将近,敬请期待”主题海报,配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图文,引发行业对其复产进程的强烈关注。
据新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白皮书显示,接管企业深圳翔飞已制定“三步走”发展规划,2025年作为“复工复产年”,核心任务是推动EX5、E5车型在温州基地恢复量产,目标年产销1万至2万辆。目前这一进程已获地方政府强力支持,温州市专项工作组正协调本地供应商重建合作体系。
从产能基础看,温州工厂的智能制造能力为复产提供保障。宝能系内部人士透露,温州基地将专注威马车型生产,其原有产线经改造后年产能有望从10万辆提升至20万辆。而招聘平台显示,翔飞集团正密集招募总装技师、整车基地负责人等核心岗位,办公地点直指威马总部与温州工厂,复产筹备已进入实质阶段。
同时,最近业界有关于威马位于湖北黄冈的星晖工厂的消息。具体是楚能新能源正洽谈接手该工厂。这座总投资202亿元的工厂具备15万辆年产能及全品类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2020年投产初期曾量产威马W6车型,产线完整性在破产新势力中实属罕见。不过需注意的是,该工厂60亿元股权已被冻结,楚能需先解决资产债务问题方可正式接管。
目前威马形成的“双工厂双投资方”格局在行业内颇为少见。温州基地聚焦存量车型复产,湖北基地瞄准新势力跨界需求,这种分化或许能最大化其产能价值。但威马的复苏仍面临多重考验:148亿元的巨额债权中,近半数新投资需用于清偿,实际研发资金受限;现有车型400V架构与L2.5级智驾系统,与行业主流的800V平台、城市NOA技术存在代差。
乘联会分析师指出,威马的工厂与资质仍具稀缺性,但能否借此次“双基地复活”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新投资方能否快速补齐技术短板。随着这一微博的发出,威马的复产细节与楚能接盘进展,也许在近期能迎来揭晓,我们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