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车载显示 > 九屏互联?全面盘点智能汽车座舱中的显示应用与技术,不止中控大屏

九屏互联?全面盘点智能汽车座舱中的显示应用与技术,不止中控大屏

浏览次数:53 发布日期:2025-09-25

随着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型,智能座舱已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赛道,而“屏幕”作为人与车交互的核心载体,数量和功能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放在10年前,一辆车的座舱里通常只有仪表盘和中控台上的小屏幕;但如今,“多屏化”已成主流——入门级智能车型普遍搭载“仪表盘 + 中控屏”双屏组合,中端车型会增加副驾娱乐屏,形成“三屏联动”;而高端车型的屏幕数量更是突破想象,比如理想L9大胆取消了传统的仪表盘,以巨大的HUD配合方向盘上的交互屏取而代之,并同时为前排乘客和中后排乘客提供了娱乐大屏,号称“五屏三维空间交互”。而更极致的如高合HiPhi X,更是通过中控屏、副驾屏、全液晶仪表、流媒体后视镜以及后排控制屏等,将车内屏幕总数提升至九块之多,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数字沉浸感,奔驰EQS的Hyperscreen更是将中控屏、副驾屏、仪表屏融合成一块长达141厘米的“一体式超宽屏”,直接将座舱的“屏幕密度”拉到新高度。

图片


这种“屏幕激增”的背后,是车载显示技术的持续创新。从早期的单色LCD到如今的OLED、Mini-LED,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从480P跃升至4K,部分概念车型或实验性屏幕已探索8K甚至更高分辨率。对比度从几百比一提升到百万比一,还衍生出柔性屏、透明屏、隐藏式屏等形态;同时,显示技术与传感器、AI算法的结合,让屏幕不再只是信息展示窗口,而是能实现自适应亮度调节、场景化内容推送、多屏交互联动的智能终端——比如车辆进入隧道时,屏幕会自动调亮;驾驶员看向中控屏时,系统会自动放大常用功能图标,这些细节都让显示体验更贴合驾驶场景。

不过,当座舱里的屏幕越来越多,很多人会好奇:这些屏幕各自承担着什么角色?背后又用到了哪些专属技术?今天我们就来逐一盘点汽车座舱里的“显示家族”,看看一辆智能汽车的座舱里,各类显示屏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蕴含着哪些硬核科技。


中控屏


中控屏是座舱的“控制中枢”,也是最早进入多屏时代的载体。早期的中控屏多是5-7英寸的小尺寸LCD屏,只能实现导航、音乐播放等基础功能;如今主流中控屏尺寸已升级到10-15英寸,技术上以LCD和OLED为主——LCD屏凭借成本优势仍是中低端车型的首选,部分高端车型会采用Mini-LED背光的LCD屏,通过数千个微型LED灯珠实现精准控光,画面亮度和对比度大幅提升;而OLED屏则因“自发光”特性,能呈现纯黑背景和绚丽色彩,比如奔驰EQS的中控屏就采用OLED技术,配合曲面设计,完美贴合座舱的弧形内饰。

图片


功能上,现代中控屏已成为“多合一控制中心”,不仅能操作空调、座椅加热,还能联动车机系统实现语音交互、车联网服务,甚至支持手势控制——比如挥手就能切换音乐,进一步减少驾驶员的操作分心。


副驾娱乐屏


与中控屏“服务全车”不同,副驾娱乐屏的核心定位是“乘客专属娱乐终端”,也是近年来中端车型的“标配新选项”。这类屏幕通常安装在中控屏右侧,尺寸在10-15英寸之间,技术上同样以LCD和OLED为主,部分车型会采用可折叠设计,如京东方为部分车型提供的15.05英寸折叠屏,不用时可收纳起来,避免遮挡驾驶员视线。

功能上,副驾娱乐屏主打“沉浸式娱乐”,支持播放电影、追剧、玩游戏,部分高端车型还会搭配副驾专属的头戴式耳机或音响系统,确保乘客的娱乐体验不干扰驾驶员;更智能的设计是“跨屏互动”——比如副驾乘客看到喜欢的景点,可直接将导航地址发送到中控屏,实现“乘客选点、司机导航”的协作模式。

图片


吸顶屏和后座屏


如果说副驾屏服务前排乘客,那吸顶屏和后座屏就是后排乘客的“专属福利”。吸顶屏通常安装在车顶中央,尺寸多在12-17英寸,常见于MPV或中大型SUV(如别克 GL8、丰田赛那),技术上以LCD为主(需兼顾大尺寸和成本),支持手动或电动调节角度,方便后排乘客观看;部分高端车型的吸顶屏支持1080P甚至2K分辨率,部分概念车型已展示4K+HDR吸顶屏方案,配合车内环绕音响,能打造“移动影院”的效果。

图片


而后座屏则更灵活,分为“座椅靠背屏”和“扶手屏”两类——座椅靠背屏安装在前排座椅背面,尺寸多为8-12英寸,乘客可独立操作,支持连接蓝牙耳机、游戏手柄;扶手屏则集成在后排中央扶手上,尺寸较小,主要用于控制后排空调、座椅按摩或调节后座屏的内容,形成“后排控制闭环”。

图片


PHUD


HUD(抬头显示系统)是专为“安全驾驶”设计的显示部件,旨在改变驾驶员的视野习惯,让驾驶员不低头就能获取关键信息,提升安全性。早期的HUD多是“简单投影式”,只能显示车速、导航箭头等基础信息,投影面积小、分辨率低;近年出现PHUD这一新型抬头显示形式,目前搭载于小米YU7,称为天际屏。PHUD是通过“独立屏幕+光学投射”的组合,解决了传统HUD的痛点:它会在驾驶位前方设置一块专属的高清显示面板,像京东方方案的PHUD可达44.8英寸,再通过光学系统将屏幕上的内容投射到驾驶员视野中,实现“虚拟悬浮”的视觉效果。

图片

流媒体后视镜


而流媒体后视镜是“用显示技术重构视野”的典型代表,分为“车内流媒体内后视镜” 和 “车外流媒体外后视镜”两类。


车内流媒体内后视镜替代了传统的车内反光镜,通过车尾的高清广角摄像头采集后方画面,传输到车内5-8英寸的显示屏上——相比传统后视镜,它能彻底消除后排乘客、行李的遮挡,视野范围扩大2-3倍,还能解决夜间后车远光的眩光问题,屏幕多采用LCD或OLED,具备高分辨率和自动亮度调节功能。

图片


车外流媒体外后视镜则更具创新性,它将传统的左右外后视镜替换为“小尺寸摄像头+车内显示屏”,摄像头安装在车门外侧(体积更小,能降低风阻和风噪),显示屏则安装在A柱内侧,如蔚来ET7等概念车型曾展示过车外摄像头+车内柔性屏替代传统后视镜的方案,预计将在法规允许后逐步落地。

图片


多屏化、一体化趋势

从单一的机械仪表盘到如今的“多屏联动+ AR 交互”,车载显示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屏幕数量的增加,更是交互逻辑的重构——它让屏幕从被动展示变成主动服务,汽车座舱多屏化、一体化、沉浸化的进程不断深入。未来,随着透明显示、全息显示等技术的成熟,现在在少部分的车上已经出现“车窗变屏幕”“仪表盘与内饰融合”的新形态,让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更自然、更沉浸。

看到这里,你对汽车座舱里的哪些显示技术最感兴趣呢?是能消除视野盲区的流媒体后视镜?是核心中控屏?还是能提升驾驶安全的PHUD?或者是打造移动影院的后排娱乐屏?欢迎投票留下您的看法,看看哪项显示技术最受关注!

为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技术交流和创新,2025第五届深圳国际车载显示技术展览会将于12月3-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Vehicle Display 2025作为全球领先的车载显示技术盛会,我们将致力于为行业呈现最新产品、推动技术革新交流,并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高效的资源对接平台。此次展会预计将吸引全球众多知名主机厂、TIER 1、TIER 2等车载显示领域的专业买家齐聚一堂,共同促进车载显示产业的技术融合与协同发展。

为了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技术产品应用,推动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亚洲新能源汽车网联合智能座舱产业联盟、车载显示技术展主办的“2025第十届深圳国际车载显示及智能座舱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12月3-4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期待行业同仁共赴盛会,携手推动车载显示产业迈向新高度。

如果您想加入车载显示产业链交流群或了解活动详情,请添加以下微信:


黄先生:18503036518(微信同号)

图片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