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特斯拉盈利前景仍堪忧 扩产或成唯一出路

特斯拉盈利前景仍堪忧 扩产或成唯一出路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浏览次数:710 发布日期:2018-07-07
    
    第二季度Tesla共生产53,339辆电动汽车,相比第一季度增长了55%,为Tesla历史上最高产的一个季度。同时,Tesla在第二季度共交付新车40,740辆,包含18,440辆Model 3,10,930辆Model S 以及11,370辆Model X。
    量产存疑、高管离职、事故不断,今年以来特斯拉不断传出利空消息,股价也结束了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高增长,不断上演过山车行情,从年初截至7月3日累计下滑0.16%,形成对比的是其去年同期为累计上涨65%。
    市场普遍认为,特斯拉短期量产达标,未必能改善其持续经营能力,对于公司第三、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预期,华尔街也持怀疑态度。
    由于交货量趋势疲软,摩根大通预计第二季度特斯拉业绩将持续低迷,公司股价也将继续下滑。高盛也表示,并不看好特斯拉的现状,继续维持其股票“卖出”评级,并称Model 3的净预订量已从去年的45.5万辆降至42万辆。

    量产达标盈利仍堪忧 特斯拉再遭唱空

    在二季度的最后一周,特斯拉终于逾期半年完成了原定于2017年12月的目标,实现周量产5000辆Model 3。然而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仅在7月2日盘前上涨近5%,由于机构普遍不看好其持续经营能力,加上又传出为赶工绕过关键测试环节的消息,特斯拉股价连续两日下跌,在7月3日下跌7.23%报收310.86美元。
    量产存疑、高管离职、事故不断,今年以来特斯拉不断传出利空消息,股价也结束了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高增长,不断上演过山车行情,从年初截至7月3日累计下滑0.16%,形成对比的是其去年同期为累计上涨65%。市场普遍认为,特斯拉短期量产达标,未必能改善其持续经营能力,对于公司第三、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预期,华尔街也持怀疑态度。
    扩产能成唯一出路
    Model 3是特斯拉的首款平价电动汽车,起价为3.5万美元,特斯拉一直希望借助Model 3从中低端市场实现盈利。特斯拉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自由现金流已从上一季度的-2.77亿美元变动到-10亿美元。4月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如果Model 3的量产目标能够实现,那么现金流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因此Model 3的量产能否达标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能够在第二季度末兑现周产5000辆Model 3的目标,据外媒消息,特斯拉一周七天24小时开工,甚至还在工厂外扩充出一条生产线,才维持了生产速度。7月3日,业界还传出为了达到量产目标,特斯拉赶工绕过刹车和滚动测试环节的消息,受此影响公司当天股价下跌逾7%。
    目前多家机构都对特斯拉的量产预期和质量问题产生质疑。瑞银集团表示,虽然对特斯拉达到Model 3生产目标感到欣慰,但特斯拉第二季度共交付40740辆车,低于其预期的51000辆,以及普遍预计的49000辆目标。资管公司Mainstay Capital Management则称,“为实现自我设定的Model 3产能目标而快速推动生产,不禁让人质疑制造这些车的成本是多少,以及车的质量将会受到怎样不利的影响。”市场研究公司CFRA同样声明,非常担心特斯拉车辆的质量问题,“如果上网阅读质量报告,就会发现重大质量问题。”
    此外,近期特斯拉官方确认,负责Model 3生产的特斯拉总工程师兼高级副总裁Doug Field已经离职。至此,包括首席运营官和首席营销官在内的特斯拉众多高管职位出现空缺。
    财务状况堪忧
    特斯拉自2003年成立以来,整体财务状况呈持续亏损态势。特斯拉最新发布的2018年一季报显示,期内公司净亏损7.85亿美元,同比扩大90%。对此不少华尔街分析师认为,如果没有外界融资续命,特斯拉将会走向破产。一季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虽然特斯拉发表了对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预期,但华尔街仍对其财务健康状况表示担忧。
    花旗称,特斯拉周一发布的量产消息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公司的财务状况,重申特斯拉股票“中性”评级。瑞银集团也质疑特斯拉能否保持更快的生产速度和利润前景。
    市场研究公司CFRA则声称,并不认为该生产速度在运营上或财务上是可持续的,对特斯拉股票的评级从“持有”下调为“卖出”。此前该机构还表示,即使特斯拉能够通过裁员(6月中旬特斯拉宣布计划裁员9%)在第三、第四季度实现盈利,那也是不可持续的,特斯拉可能会在2019年初筹集资金。
    此外,由于交货量趋势疲软,摩根大通预计第二季度特斯拉业绩将持续低迷,公司股价也将继续下滑。高盛也表示,并不看好特斯拉的现状,继续维持其股票“卖出”评级,并称Model 3的净预订量已从去年的45.5万辆降至42万辆。
    不过也有机构依然支持特斯拉,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13F持仓报告中显示,一季度该公司斥资3500万美元收购了特斯拉的可转债,这部分可转债将于2019年3月到期。野村证券则表示,特斯拉未来3-6个月内的状态或将从当前的破产风险和烧钱变成市场机遇与增长,并预计特斯拉市值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达到1000亿美元。截至7月3日,特斯拉总市值为528亿美元。
    美科技巨头获大量政府补贴 特斯拉获35亿美元补贴
    非营利组织Good Jobs First最近在一份报告中展示了美国政府对主要公司的补贴金额。
    科技公司获取政府补贴方面,特斯拉名列前茅,自从2007年以来,特斯拉一共获得了35亿美元的政府补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自从2000年以来已经获得了7.62亿美元的政府补贴,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2011年之后。苹果则自2009年以来,一共获得了6.93亿美元的政府补贴。社交网络巨头脸书,自从2010年以来获得了3.33亿美元的政府补贴。
    此外,6月28日,富士康集团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液晶面板厂开始动工,富士康在美国获得了30多亿美元的补贴和优惠。
    新能源合资股比月底放开 特斯拉入华最后一道障碍清除
    大洋彼岸,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7月2日送走了负责生产的高级副总裁道格·菲尔德,伴随这位前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的离职,马斯克只能亲自接棒,为了监督Model 3的生产进度,马斯克不惜在Model 3车间外搭起了帐篷。此刻,“钢铁侠”最大的利好并非来自国内,而是远在上海的自贸区。
    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予以发布,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相比2017年版清单,2018年版清单正式允许外资独资在华建设新能源汽车厂,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华建厂所需政策正式落地。
    明确新能源不限股比
    商务部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的部分经济领域不予开放,设置的投资禁区,此次2018版最新负面清单中关于汽车制造业的规定中明确提及:“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也就是说,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所需政策正式落地。

    或许是受到了来自中国市场利好消息的鼓舞,7月2日马斯克发推文称:“特斯拉终于成为一家真正的汽车公司”,他这句推文的前提是挂心了半年多的Model 3周产能5000辆目标终于实现,而在周产能达标的台词背后,一家真正的汽车公司难道不该感谢海外最大市场之一的政策鼓励么?

    去年,特斯拉在华市场售出14883辆电动车,2017年来自中国的营收占到特斯拉总营收的17%。马斯克对在华建厂有着强烈兴趣,他预计,由于免去关税和运输成本降低,中国特斯拉电动车售价将下降三分之一。为了加速在中国落地,去年4月25日,马斯克曾专程拜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
    今年5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获得营业执照,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电池、储能设备、光伏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上述同类商品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及进出口业务,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电动汽车展示及产品推广。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它并不具备“汽车生产制造”功能,但却是在为独资建厂后申请新能源生产资质做好了最后的铺垫。
    长城宝马电动项目提速
    在特斯拉落地扫清政策障碍后,另一家汽车巨头宝马与中国车企长城关于电动MINI的谈判合作也将在近日得见分晓。
    据接近长城汽车的消息人士称,7月9日,宝马将与长城汽车在德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届时,包括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等在内的双方高层均将出席签约仪式。
    早在今年2月底,长城汽车、宝马就分别宣布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初步达成以合资公司形式在新能源和未来技术的合作,并实现MINI纯电动车型的本土化生产,接下来将对合资公司的具体细节以及合作模式进行协商。
    此后至今,双方合作的各种“蛛丝马迹”不断被披露。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宝马集团高层曾到访长城汽车总部与魏建军会谈。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曾透露,双方合作的国产车型“平台架构的技术问题正在解决”。
    长城与宝马的合作不会只局限于MINI品牌,可能还将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开展合作。今年3月,长城汽车成为首家进入国际氢能委员会的中国车企,宝马也是成员之一。业内分析,二者的合作范围将不会局限于当下月销仅有2000辆的MINI品牌。
    奥迪项目不抛弃不放弃
    特斯拉独资建厂、长城与宝马新能源项目加速,明确的指向都是7月28日开始执行的“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而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造车巨头面对中国政府出台的新政策,究竟是选择巩固老伙伴,还是再觅新欢?
    从当下奥迪入股上汽大众1%股权所引发的结果看,德方虽然致力于不断扩大在华市场份额,但从始至终,其行动的步速都是充分考量两大合作伙伴的相关利益后小心谨慎迈出,尽管红头文件中明确“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大众作为一汽与上汽的合作最佳拍档,哪怕是在奥迪项目推进上稍有偏颇,都会承受来自中方伙伴施加的不可承受之重。
    2016年11月12日,上汽与奥迪在德国签署合作协议的官方照片流出,引发舆论哗然,直接导致奥迪投资人与奥迪总部对峙,2017年2月奥迪经销商发表《三亚声明》表达其核心诉求及强烈反对,2017年5月19日,一汽集团、奥迪公司、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联会四方签署《5.19协议》。历时半年的上汽奥迪事件以《5.19协议》达成暂告一段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表示:“按照协议,第三方在中国生产的奥迪车辆不早于2022年1月份开始销售。依据汽车行业的规律,奥迪与上汽大众需要提前3年半开始着手做研发准备,倒推时间,奥迪今年需要与上汽大众建立某种联系,象征性入股1%,两家公司可以就研发与生产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而这并不意味上汽大众将来会销售奥迪品牌车辆,而《5.19协议》中没有规定奥迪不能与上汽建立股份上的合作关系,所以奥迪入股上汽大众不是对《5.19协议》的突破。”
    李颜伟认为,2022年,奥迪经销商除了可以销售14款来自一汽奥迪的产品,以及进口车,还会有来自上汽奥迪的产品,展示的产品更加丰富,单店的销售回报率会更高,未来大部分奥迪经销商都可以利用现有店面销售上汽奥迪产品。
    “《5.19协议》极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对行业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李颜伟称。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www.asianev.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本网部分文章系转载,转载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表述意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拥有最终解释权。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合作客户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金牌会员

品牌广告

网站建设

公众号
微信群
QQ群
联系我们

0755-21036319

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24小时在线客服

www.asianev.com 深圳市猫头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8000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