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并有各种政策扶持低碳环保新能源的推行。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别是2018年"国家新能源政策"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执行免限行、免限购、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等支持措施,全国各城市还可以免更换新能源的绿色拍照牌照。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难题是充电效率及续航里程,其中续航里程又与汽车的重量紧密相关,所以目前汽车轻量化是头等难关大事。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就必须要先解决汽车的重量问题,例如当行驶里程不变,车重减重40%则可减少电耗40%左右,同时还可降低电池管理系统成本和使用较小的电机。然而,要想解决车重问题,就要实现轻量化,从目前全球的发展情况看来,只有碳纤维材料才能真正解决汽车轻量化问题。
记者近日采访了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华特时代碳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熊飞先生,从碳纤维技术发展、材料、结构和性能等方面,共同探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展望了未来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严苛的排放法规以及中国制造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我国近年来轻量化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熊飞博士谈到:"汽车轻量化已经从分散化、高端化和单一化走向了集成化、普及化和多元化。但从整体上看,国内的轻量化水平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设计、工艺和材料领域,供应商、主机厂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闭环上。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强度、低密度材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在汽车轻量化中充分体现"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地方"这一重要特性。在从多轻量化材料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着绝佳的物理特性:比铝轻30%、比钢轻50%,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刚度高于钢材2至3倍,耐疲劳性高于钢材2倍,重量比钢材轻3至4倍,热膨胀系数小4至5倍,碳纤维的应用可使汽车减重30%~60%,被誉为"轻量化之王",是新能源汽车"瘦身革命"的领导者,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